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交医精术】陆港院区肝胆外科携手消化内科攻克食管狭窄顽疾

发布时间:2025-02-11   文章来源:肝胆外科(特种外科病区)    作者:严小鹏   责任编辑:陈佳琦   (点击:)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医院上演生命奇迹——历经三次高难度内镜手术后,山东泰安食管狭窄患者谷某在除夕前两日成功恢复经口进食。这个跨越26年的医疗困局,在肝胆外科(特种外科病区)、消化内科与麻醉科专家团队的协同攻坚下终获破解。

患者困境:十余载求医路漫漫

患者26年前因全胃切除术后出现吞咽困难接受了食管支架植入,未曾想这枚支架一放就是26个年头。随着时间推移,支架腐蚀断裂引发食管黏膜异常增生导致食管狭窄,10余年前患者出现了吞咽不畅,但尚能进流食,近5年来吞咽困难逐渐加重,以至于喝水都难,身高173厘米的谷某体重仅剩33公斤,身体极度虚弱,只能依靠静脉营养维持生命。这10余年来,患者的丈夫和女儿曾多处求医就诊,但复杂的病情及治疗中的巨大风险导致患者被多家医院婉拒。

希望曙光:磁外科技术照亮前路

在困境中,谷某女儿听闻我院磁外科技术在治疗复杂难治性食管狭窄方面颇有成效,便带母亲来到陆港院区肝胆外科(特种外科病区)找到严小鹏医生。严医生接诊后,一方面加强谷某的静脉营养支持以改善其营养状态;另一方面与消化内科会诊探讨方案。经食管造影和超细胃镜探查,查明病因是食管支架腐蚀断裂、缺损,支架上口及断裂处食管粘膜组织严重增生侵入食管腔,堵塞长度达 8cm,属临床极其罕见特殊病例。

图片

图片

艰难决策:多科室合力制定方案

病因明确,但治疗方案制定困难重重。在我院医工结合磁外科学术带头人吕毅教授指导下,严小鹏主治医师与消化内科和水祥主任、殷燕副主任、任牡丹副主任共同分析后,认为只能通过内镜下食管增生组织切除来尝试打通食管腔道。然而,谷某食管情况复杂,食管壁组织严重增生且嵌入残留食管支架腔道内,由于食管支架腐蚀断裂,管腔结构变形,部分支架呈刺状嵌入食管壁组织内,并且堵塞管腔较长,内镜下切除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食管穿孔和大出血的极大风险,加之患者存在重度营养不良、基础状况差、麻醉耐受性低等诸多问题,于是,专家团队共同商讨,确定了分期手术的稳妥方案。

手术成功:除夕前夕重建生命通道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肝胆外科、消化内科、麻醉科专家密切协作,分三次实施高难度内镜手术。专家们犹如“管道工程师”,在内镜直视下精细剥离增生组织、清除残留支架,最终在除夕前夕成功重建消化道通路。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实现经口进食,这个历经26载阴霾的家庭终于可以过一个久违的开心年。

图片图片图片

使命担当:多科协作诠释医者大爱

自我院国际陆港医院开诊以来,肝胆外科(特种外科病区)发挥品牌优势,积极收治全国复杂消化道狭窄患者,与消化内科紧密协作,积极提高诊疗水平。消化内科和水祥主任多次从榆林医院赶到陆港院区参与会诊、制定方案并亲自手术。全体医护人员不惧艰难,展现出一附院人的坚韧与执着,诠释了国家医学中心的使命与担当。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