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医疗技术】突破传统!西安交大一附院麻醉手术部深耕自主呼吸(非插管)肺移植麻醉管理

发布时间:2025-03-21   文章来源:麻醉手术部    作者:孙博睿 杜丹   责任编辑:陈佳琦   (点击:)

近日,我院麻醉手术部成功开展了第2例非插管自主呼吸肺移植麻醉,进一步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术后10分钟内即实现患者平稳苏醒。

非插管自主呼吸肺移植的麻醉,镇静镇痛用药量降低至传统麻醉方式用药量的20%—30%。除麻醉诱导剂量外,术中避免了肌松药物的维持使用。术后尽快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使移植肺更好的适应自身胸腔内负压,均匀地进行终末细支气管肺泡复张,最大程度减少移植新肺机械通气时间,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导致的继发感染和正压通气引起的移植物气压伤,降低机会性感染风险,促进了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对改善肺移植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因为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和外科医生手术操作对心肺功能的影响,非插管自主呼吸肺移植手术中的麻醉管理决策较传统麻醉方式更加复杂。需要麻醉医生随机应变,与外科团队保持充分的沟通与协作,及时配合手术节奏,应对突发情况,控制性循环管理,优化液体治疗,保证镇痛,合理镇静。既要最大程度阻断大创伤手术的伤害性刺激,又要降低药物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抑制,维持较理想的自主神经反射状态,尽可能维系围术期循环呼吸平稳和各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

麻醉团队不断总结前期积累的肺移植手术、自主呼吸胸科手术麻醉管理经验,持续优化,守正创新,将非插管自主呼吸肺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流程精益求精。

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下肺移植手术这一具有引领性的医疗技术是我院麻醉学科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我院麻醉人勇于革新,精益求精,践行快速康复理念的重要体现,对我院麻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是学科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肺移植麻醉是所有器官移植中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麻醉管理之一。终末期肺病患者除了肺脏功能的失代偿,常合并有严重的心功能障碍,如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等,在移植过程中极易面临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剧烈波动的挑战。麻醉医生需要进行非常复杂的监测与生命体征调控,要求麻醉医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控制麻醉药物和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调整机械通气的呼吸力学参数,需要ECMO等体外生命支持时,还要注意麻醉、手术与体外生命支持手段之间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增加了麻醉管理难度。步步为营,精准调控,才能为手术操作和患者术后康复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因此,肺移植手术是目前所有手术类型中对麻醉管理技术要求最高的一种,非常考验麻醉医生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操作能力,也是衡量一个医疗中心麻醉学科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为更好的实现患者的快速康复,结合我院麻醉学科的优势,朱耀民主任带领麻醉团队创新性的提出与传统肺移植麻醉方式不同的麻醉方案:术前超声引导下进行胸椎旁阻滞区域麻醉后,置入喉罩通气,避免了双腔气管插管的刺激和对呼吸道纤毛系统较大的损伤,应用封堵器实现术中肺隔离,并在共享口咽腔通道的情况下在术中实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优化麻醉管理,及时发现冠脉气栓、肺动脉高压危象等心功能障碍,精确评价手术血管吻合情况。

今后,麻醉手术部将继续探索革新,深耕先进的麻醉理念与麻醉模式,在保证患者手术与麻醉安全的同时,真正实现快速康复,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器官功能恢复与术后转归,为健康赋能,为生命护航。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