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建设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促进全省心血管同行的交流,由陕西省卫健委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陕西省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会议于2025年4月20日在西安成功召开。
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王雷琛、陕西省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院院长袁祖贻教授、甘肃省胸痛中心联盟主席张钲教授、华中阜外医院副院长高传玉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寿锡凌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妍教授、陕西省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兼胸痛中心秘书长任洁教授、各省市和县级心血管质控分中心的主任、秘书以及心血管领域150余位同仁、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亮点回顾
1. 权威政策与区域质控规划并重
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王雷琛在开幕致辞中强调:“织密质量管理网络,完善工作机制”,为会议奠定政策基调。

袁祖贻教授分享《2024陕西省胸痛中心质控报告和未来规划》,提出继续积极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同时加速胸痛中心“信息化建设”。

任洁教授就陕西省心血管疾病质控中心质控数据分析和工作安排进行汇报,强调“织网”行动,县域必须50%以上有质控中心。

闫伟、高峰、樊川民、白志生、吴先军、强华、李军农、冯占斌、黄学斌等专家围绕“基层医院质控落地难点”“数据标准化采集”等痛点展开激烈讨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玲教授、余航教授、梁潇教授分别就心衰、介入治疗、起搏与电生理领域质控作专题报告,结合病例数据解析操作规范。白玲教授特别强调要大力推向基层,深入地市。



2.跨区域专家共议质控未来
张钲教授首先抛出胸痛中心建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从而引出几个胸痛中心当前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引发讨论与思考;高传玉教授分享了河南省胸痛中心质控经验,同时提出2025工作计划:提质、增量、深入基层、织密心电一张网等。
3. 临床实践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
陈涛教授聚焦PCI术后高危患者管理,提出“基于ASCVD深层病例机制的个体化降脂策略”;任晖教授则从泛血管疾病整合管理视角,分享多学科协作实践进展;赵存瑞教授就心血管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和未来展望进行了分享;林琳教授结合具体病例提出危重冠心病“先救命,后诊病”,“先高危,后低危”。

本次会议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与跨省协作,为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注入新动能。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承办单位,将持续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引领作用,助力“健康中国2030”心血管防治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