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他们带着手术器械跨越太平洋;35年后,他们带着回忆再次相聚。2025年4月2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11楼心血管外科会议室洋溢着温馨感人的氛围,中美"心连心"手术队(OHB)合作交流35周年纪念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华盛顿医疗之星心血管研究所心脏外科前主任Jorge Garcia教授、华盛顿医疗之星心血管研究所首席麻醉医生Daniel Chou教授、OHB手术队队长Robert Gilbert教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达噶教授以及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团队共聚一堂,重温这段跨越时空的医学情缘。

活动由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ICU主任师桃教授主持。活动伊始,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病院副院长、心血管外科主任闫炀教授代表医院,向远道而来的美国OHB手术队成员致以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深情回顾道:"35年前,心连心手术队将国际先进的心脏手术技术带到西安,开启了我们心血管外科新的历史篇章。35年来,美国专家们不辞辛劳、倾囊相授,将技术、经验、爱心源源不断地传递给我们,也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命与希望。‘心连心’手术队生命至上、合作无界的医者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行医路上不变的初心。”

随后播放了“心连心手术队35周年纪念片”,短短八分钟的影片,浓缩了35年来双方携手同行的点点滴滴。当那些熟悉的面孔、感人的瞬间、珍贵的合影一一闪现时,在场的中美专家无不为之动容,许多人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影片结束后,会议室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在感人的氛围中,Jorge Garcia教授首先发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开启了这段跨越时空的对话:“当年我们医院每年完成2000例心脏手术时,这里才200多例。如今你们不仅在手术量上远超我们,更在大血管外科和心衰治疗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说到这里,他特意提到了已故的美国华盛顿D.C Adventist 医院Marx院长:“Marx院长虽已故去,但他播下的种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看着你们现在的发展,我既欣慰又感慨。你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远超我们当年能够提供的,我们可能再为你们做不了什么了,但我们的友谊一直都在,这份情谊比任何技术都更珍贵。” Robert Gilbert教授、Daniel Chou教授和达噶教授也相继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深情回忆了多年来与西安交大一附院合作共事的难忘经历,不约而同地提到西安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每一次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名誉主任许锁春教授特别为三位美国专家准备了精心挑选的纪念书籍。这些书籍记录着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的发展历程,更珍藏了中美专家在伍兹湖畔结下的深厚友谊。
在随后的合影留念中,中美两国专家肩并肩站在一起,灿烂的笑容定格了35年来相濡以沫的友谊,也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无限憧憬和期待。

参观环节中,OHB手术队成员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和医护人员陪同下,参观了心外科病房、ICU等区域。看到焕然一新的医疗设施、井然有序的工作现场以及专业敬业的医疗团队,Robert Gilbert队长不禁感慨万千:“每次来到西安,都有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医院发展得越来越好,这让我非常自豪!”
回望来时路,1989年,Marx院长与我院签署了历史性的合作协议,掀开了中美两院合作交流的崭新篇章。1995年,Robert Gilbert先生倡议并组建了“心连心”手术队,自此踏上了跨越太平洋、服务中国百姓的不凡之旅。35年间,这支手术队多次来到中国,与交大一附院以及中国多个城市医院合作,累计完成超过千例高难度心脏手术。他们带来了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更将人道主义的温暖洒满中国大地。

从普通瓣膜手术,到复杂的冠脉旁路移植、主动脉瘤根治、微创手术等,这些曾经困难重重的领域,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变成了常规成熟的技术手段,造福了一大批中国患者。正如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许锁春教授所言:“我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先进的医疗技术,也学到了美国专家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35年风雨兼程,“心连心”手术队早已不仅仅是医学技术的传播者,他们更是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使者。医学无国界,人心更相通。让我们祝福“心连心”手术队合作交流事业蓬勃发展,也期待未来的日子里,这段珍贵的跨国友谊能够继续书写新的篇章,惠及更多的患者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