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需要医院进一步汇聚资源、整合力量、加快进度,通过医工交叉的形式进一步解决基于临床应用场景的“卡脖子”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共享应用场景的医工交叉资源融合、为跨学科间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我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与科学技术部科技攻关中心特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副所长胡炳樑教授就基于高光谱的影像的医学快速诊断技术研究进行专题讲座。

同时,作为3月12日吕毅院长带队参访后的回访工作,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科学家团队与我院病理科,肝胆外科,检验科,内分泌代谢科,眼科,皮肤科,医学影像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及外科梦工场团队就应用于临床场景的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并于讲座结束后赴我院病理科,检验科,眼科等科室实地进行参访交流。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副所长胡炳樑教授就基于高光谱的影像的医学快速诊断技术研究进行了专题讲座。基于人工智能的高光谱技术通过光谱-影像-数据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医疗诊断的精度与效率,尤其在快速病原体识别、肿瘤精准手术及复杂病变监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可以广泛应用各个医疗场景。

通过现场热烈的交流,目前可以通过高光谱实时区分肿瘤与正常组织(尤其是微小病灶或非肉眼可见的癌变区域),提高R0切除率;提升肝胆胰肿瘤精准定位。
此外,西安光机所自主研发的便携式高光谱成像仪器,可以突破传统手术中的病理切片人工观察,结节切除后通过五分钟内高光谱成像在术中即可得到诊断结果。
针对显微高光谱影像独特的数据形式,西安光机所克服了高光谱图像中,有菌体、杂质、背景区域,无法直接获取有用信息的“卡脖子”问题,目前通过特征设计多个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致病菌种类识别,在数据集上达到了较高精度。基于深度学习的单细菌级别显微高光谱图像分类,可以通过高光谱图像,判定单菌的类别。









胡炳樑教授的演讲异彩纷呈,得到了我院各个科室主任的极高赞扬及青年学者高昂的科研合作兴趣,纷纷发表针对临床应用场景的医工交叉问题,与西安光机所团队进行深入交流。团队骨干张周锋及王荃研究员就高光谱医学应用进行了积极回复及深入探讨。


最后,吕毅院长和胡炳樑副所长分别作总结发言。吕院长表示,此次交流成果丰硕、意义深远,双方在初次交流中便碰撞出诸多科技创新的“火花”。他期待未来与西安光机所开展深度合作,从顶层设计出发,做“有组织的科研”,双方积极深入了解。医生提出临床应用场景,与西安光机所科学家组成团队共同攻克高端医疗激光设备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高光谱应用技术从实验室向临床应用,将自主研发的高光谱技术应用于提升病理检测技术,癌症诊断精准度及内镜应用;提升我院诊疗攻关技术,为我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胡炳樑副所长总结强调,西安光机所将充分发挥深厚的工科学科优势,通过临床应用场景提升高光谱技术的提升与应用,共同建设相关基础研究科研平台、研发有明确临床需求的激光诊疗设备、深入布局与医学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