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诊测血压是医疗机构对首次就诊的35岁及以上患者实施的常规血压检测,属于慢性病防控的基础性措施,对降低高血压漏诊和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作为智慧医院建设的一部分,自助设备与电子病历系统整合,推动医疗服务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延伸,但尽管张贴明确的操作流程标识,仍然有很多患者或家属不会使用,造成人流堆积和排长队现象。
2025年4月16日下午14:30,在门诊二楼东区候诊大厅,门诊部举办“门诊护士手把手教您如何测血压为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和互动实操的形式,为近百名患者及家属普及科学测量血压的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自助血压监测技能,活动获得参与者一致好评。
专业讲解 破解血压认知误区
门诊部李娜护士通过图文并茂的 PPT,主要从概述、影响因素、为什么测量血压、如何正确的测量血压、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五个方面来指导患者正确的认识和测量血压。针对现场老年群体和慢性病患者居多的特点,强调“定期监测尤为重要"的核心理念。(如图)


互动教学 构建健康管理闭环
在"一对一指导"环节,护理团队分组指导参与者实践操作。"袖带下缘要距肘窝 2-3横指""肘关节要压在垫片上"“什么样的衣袖拉平即可不要挽袖”等要点反复强化。针对高血压患者提出的"电子/水银血压计哪个准"的疑问,护士现场对比测试,证实合格设备均可信赖,但需定期校准。


多维科普 延伸健康管理链条
活动特别设置"血压日记"填写教学,指导患者建立包含测量时间、血压值、服药情况的健康档案。主管护师李娜现场解读"清晨血压高峰""白大衣高血压"等专业概念,建议高危人群每周至少测量 3 次并做好记录。方便患者后续跟踪咨询。
门诊部副护士长贾晓茜表示,这是本年度"健康管理"系列活动的首场示范教学,未来将持续开展其他主题活动,旨在通过知识传递、行为干预和环境优化,实现从“被动治病”向“主动健康管理”的转变,最终提升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整体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