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场景设定
5月15日中午12:00,陆港院区儿内科病区警铃骤响——模拟演练责任护士接错液体的场景。该场景涵盖了从发现异常、初步处理、紧急呼叫、专业救治到后续观察的全过程。一场考验临床思维与应急协作的实战演练就此展开。

应急响应流程
1.发现异常:责任护士接上液体后,患儿家属发现液体错误,责任护士立即停止输液,进行初步评估。

2. 紧急呼叫:责任护士迅速呼叫值班医生,并用SBAR沟通模式报告患儿病情。
3. 专业救治:值班医生到达现场后,对患儿进行详细检查,启动应急预案。医护人员迅速组成救治小组,进行给药、监测生命体征等紧急处理。
4. 后续观察:经过紧急救治,患儿情况逐渐稳定。医护人员继续对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并做好记录。
演练总结与反馈
演练结束后,顾英副护士长组织在场人员进行了总结与反馈。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用药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应急预案的一些环节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顾英副护士长总结到本次演练选题切合临床实际,正是日常工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从发现到处理问题,按照应急流程,流程合理,但在“家属沟通话术”方面仍需加强情景化培训。同时护士长强调,通过这种“刀刃向内”的演练,我们要让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一次三查七对中,助力打造闭环式用药安全管理体系。 儿内科将继续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用药安全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相信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儿内科将构筑起一道更加坚实的"零差错"防护网,为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