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我院普通外科李徐奇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影响因子93.6),发表题为《鼻咽癌诱导化疗:局部晚期疾病的新治疗选择》(Induction chemotherapy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new treatment option for locally advanced disease)的学术社论文章(Editorial 类型)。The BMJ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医学期刊之一,始终聚焦临床实践与医学研究的交叉创新,致力于通过分享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不断改善患者体验,提高医疗质量和价值,从而推动世界医疗卫生的发展。
近期由中山大学发表的一项3期、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该研究是首个采用多西他赛与顺铂4周期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比单纯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3期临床研究。研究从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研究者在6个癌症中心招募了共计18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试验组给予4周期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治疗之后进行放化同期治疗,对照组给与单纯同期放化疗,同期化疗均采用顺铂每周方案。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4周期的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治疗方案的患者显著改善了5年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
应The BMJ副主编Tiago Villanueva教授约稿邀请对以上研究论文为代表的鼻咽癌诱导化疗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社评,李徐奇团队在该杂志发表题为“Induction chemotherapy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new treatment option for locally advanced disease”的Editorial。评论指出该研究给予了4周期诱导化疗周期,较之既往的诱导化疗方案,去掉氟尿嘧啶的方案选择可能有效减少黏膜毒性,为后续放化同期治疗带来更多治疗空间,并且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疗效的增加可能和诱导化疗周期数增加有关。展望未来,4周期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治疗方案诱导化疗可作为不能耐受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治疗方案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新选择,较之诱导联合免疫治疗有更低的毒副反应,更进一步的临床获益期待真实世界的研究结果。
文章通讯作者为李徐奇教授(普通外科),第一作者为许曼副主任医师(我院在读博士生,西安高新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共同作者包括为杨舒婷(我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王铮教授(肝胆外科)。此次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以第一/通讯单位在The BMJ杂志Editorials专栏发表论文。标志着我我院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专业度和权威性获得国际权威期刊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医院紧扣“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紧密围绕西安交通大学战略发展、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平台,大力推进医学临床研究的深度融合,服务西北医疗健康事业。此次成果的发表,是医院在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彰显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相关论文全文链接:https://www.bmj.com/content/389/bmj.r652.full
PubMed检索地址: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0233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