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我院在《第九届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重庆赛区)》喜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4-04-07   文章来源:科技部-成果转化中心    作者:孙金钥   责任编辑:陈佳琦   (点击:)

2024年3月31日,《第九届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重庆赛区)》在重庆市成功举办。随着创新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纵深演进。医学作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细分学科的多点突破和交叉融合趋势已经日益明显,这不仅推动了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新质生产力的扩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本次大赛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转化医学分会主办,面向全国范围征集具有发明专利的创新成果与创新项目,通过组织权威专家进行项目评议,并吸引产业界和投资界的广泛参与和对接,旨在重点支持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在百余个项目的激烈角逐中,我院团队的卓越表现充分展现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医工交叉领域的创新实力和应用前景。

普外科佘军军队研发的《新型变频无线超声手术刀的研发和运用推广》,项目荣获一等奖,项目产品采用了新型超声换能器、动态变频脉冲发生器、无铅化压电陶瓷、新型轻质高强金属合金等核心技术,彻底取消了外部连接线缆,提供了以“集成化、无线化、无铅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变频无线超声手术刀解决方案,大幅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携性,优化了切割和止血效能,实现高端变频无线超声刀的国产替代,降低产品使用成本。

无线超声刀原型机

心血管内科吴岳团队的《一种可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的长效多肽药物及应用》荣获二等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的长效多肽药物及应用,该药物简称Peptide VA,通过holter 对房颤犬打药前后心电图分析,表明该多肽药物可逆转房颤犬房颤发生,同时降低相关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多肽结构图

病案室左煌团队的《病案智慧质控机器人系统及管理方法》荣获二等奖,该项目通过软硬一体化、实体化、协同化和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打造病案质控全流程闭环管理,提高病案质量,满足医疗管理工作的需要,促进医院通过提升病案内涵质量全面加强管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

病案智慧质控机器人系统及管理方法

中医康复科(东院)张哲团队的《多模态磁捻转智能促通装置》荣获二等奖,磁捻转是一种新型的中医治疗方法,它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施加磁信号,刺激身体自身的 磁场,以调整身体内部的气血经络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磁针灸治疗仪概念图

外科梦工场彭子洋团队的《肝影智识—AI 驱动外科精准辅助诊疗系统》项目荣获二等奖,该项目是一款领先的外科精准辅助诊疗系统,整合了国际与国内多中心合作的多模态组学数据,专注于术前多模融合肝癌转移的预测。该系统特别注重模型的可移植性和可解释性,确保医疗决策的透明度与可靠性,为外科手术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显著提升了手术的精确性和治疗成果。

肝影智识系统

肝胆外科张苗苗团队的《可变形自组装磁吻合环(DSAMAR)的设计及临床应用》荣获三等奖,本项目在分析了内镜下胃肠磁吻合操作的痛点后,提出了可变形自组装磁吻合的设计理念,从根本上突破了内镜下胃肠磁吻合最关键的技术瓶颈。

DSAMAR 的变形过程

中医康复科(东院)张莹团队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吞咽障碍智能康复管理系统》荣获三等奖,此项目通过数字孪生、AI 智能技术等对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吞咽过程模拟、康复方案制定、治疗效果评估以及家庭康复的指导及风险预后的预测,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吞咽障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提高康复效果。

当前,创新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科学技术发展正向纵深演进。医学细分学科的多点突破和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亟需建立医工交叉的长效机制,以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经过长久的耕耘,交大一附院成果转化的探索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医院下一步将坚持“鼓励创造,重视保护,加强转化,创新管理”的指导思想,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优化完善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加强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培养,将政产学研资等创新要素形成合力,做有组织的科研,加快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创造、高水平转化,助力医院国家医学中心与区域医疗中心“双中心”建设。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