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科在医院半封闭的工作环境中默默奉献着,承担着全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等重要任务,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之一。半封闭的工作环境使人们对消毒供应科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够了解,为此,医院灭菌科学世界联盟(WFHSS)将每年的4月10日定为“世界灭菌科学日”,号召全球的医院消毒供应科在这一天对外开放,致力于宣传复用器械再处理的全过程以及灭菌的相关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消毒供应科的工作与发展。
4月10日上午8时许,消毒供应科举办了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安全灭菌文化”为主题的“世界灭菌科学日”活动,邀请了护理部曹敏老师、肿瘤外科护士长郭萍利、耳鼻喉科护士长闫金凤、麻醉手术部副护士长韦延强、泌尿外科护士长白晓静、整形美容科护士长郭媛、产房护士长王香丽、眼科护士长张秀丽以及普外科、介入手术室和肿瘤内科等近20位老师,走进消毒供应科,零距离观摩科室的工作环境、设施设备、工作内容、流程以及质量控制等,以此增进了解、理解、信任与支持。活动由史玲玲护士长主持。

首先,史老师对来访的各位老师进行了一一介绍。紧接着科室主任申良荣致辞。申主任讲到,科室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和主管院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在全院各科室一直以来的理解与配合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借此机会特别提出感谢。更要感谢在座各位老师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参加此项活动。申主任简单的向在座的各位老师介绍了对科室在省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近些年配合外科手术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科室工作性质、业务范围、服务量、工作流程、各区域布局特点以及员工职业防护等内容,使大家从宏观上对消毒供应科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最后申主任还感谢并希望各位老师继续做好器械的预处理,做好预处理工作会降低器械的腐蚀损害、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降低后期处置成本,也会降低消毒供应科员工职业暴露的风险。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的沟通,能更深入了解使用科室的需求,以便更好的为使用科室提供服务。


接下来史玲玲护士长介绍了科室承担的各项具体业务、日常工作概况、人员配置、复用器械器具和物品再处理流程,还特别强调了加急器械一个完整的处理流程大约需要3-3.5小时。史老师也强调了手术器械在使用完成后进行及时正确预处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引用文献中的数据和动画小视频向大家普及了器械预处理的相关知识。最后,通过播放各区域工作状态的视频让各位老师系统地、直观的了解了器械物品再处理的十大流程和质量监测。


在参观环节,各位老师先来到了无菌物品储存区。该区域对环境以及无菌物品发放流程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工作人员也会一丝不苟的对各类物品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等进行检查,保证每一件物品都是安全有效合格的。我们的一次性物品库房犹如“小超市”一般,整齐的陈列着各种“商品”,以满足全院科室的各类需求。


来到了灭菌区,灭菌员薛昊老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使用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器和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工作原理及灭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他强调,灭菌是复用器械物品再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判别灭菌物品是否合格时,要结合物理监测、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三者综合分析,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均合格,才可判定为灭菌合格。此外,器械的灭菌装载也是有规范和技术要求,良好的装载能降低湿包的概率,提高工作效率。听完薛昊老师的讲解后,各位老师对灭菌时严格的处理流程也是纷纷赞赏。

在包装区,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器械的检查包装,胡梦璇老师为大家展示了腔镜器械的检查和组装。首先演示了对腔镜器械进行绝缘检测,检查绝缘层是否有破损以及接线柱是否短路,然后对各部件进行组装、检查器械功能的完好性,最后整理、放置齐全配件、包内化学指示卡,进行包装……该操作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观看认真。

在去污区,组长王静老师也以腔镜器械为例,为大家展示了器械的检查和拆卸,强调一定要拆解到最小单位才能保证器械清洗质量、零配件要放在密纹框内防止丢失……此外,王静老师还着重说明了对贵重物品的回收要和相关老师当面交接以及使用科室对器械预处理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各位老师纷纷感慨受益良多,感触消毒供应科工作内容的繁杂性和流程的严谨性,对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赞不绝口。大家不仅仅对消毒供应科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我们工作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伸出了大拇指。还表示,借此机会也与各科室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拉近彼此的距离,能够加深相互的理解与包容。
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消毒供应科的工作会被更多人所了解并得到更好的支持与配合。当然,我们也会以更高的质量、更优的业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