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陕西省保健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二届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技术高级培训班”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隆重开班。此次培训班旨在提升我省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水平,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学术交流,提升基层医院支气管镜下介入诊治能力,让更多患者受益。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内一流的医疗机构,始终以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为己任。4月13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科教楼举办了为期1天的第二届呼吸介入治疗技术高级培训班,特邀西安交大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尚东教授、阳甜教授,李宏教授、李洋教授、薛静教授、李丹教授、任徽教授现场授课。此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陕西、山西、甘肃、宁夏60余所医院110多名基层临床呼吸、重症等专业医师以及支气管镜诊疗医师共同交流和探讨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




开班仪式上,西安交大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满祥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对各位专家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李主任指出,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技术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详细介绍了此次培训班的课程设置和实操安排,表示科室将全力以赴为学员们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他希望此次培训班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提升的平台,共同推动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李满祥教授致辞
随后,副主任朱柏教授再次强调了培训班的重要性和意义,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深入交流和实际操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支气管镜诊治介入技术水平,为推动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做出更大的贡献。她也期待与各位专家和同仁在未来的工作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呼吸病学领域的繁荣与进步。


朱柏教授主持 党晓敏教授主持
开班仪式结束后,由朱柏教授和党晓敏教授主持,培训采取了学术交流、病例分享、现场答疑、手把手实操等形式,尚东教授首先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展示了大气道狭窄的症状、诊断以及治疗的紧迫性。他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径向测量,这一步骤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对于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至关重要。他强调,医生需要细致入微地观察患者的病变部位,精确测量狭窄的程度和范围,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他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重点讲述了支架植入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定期复查的必要性。



接下来,阳甜教授分析了良恶性气道狭窄的区别,重点介绍了球囊扩张技术在良恶性气道狭窄中的应用,详细讲解球囊的选择、扩张的压力和时间、冷冻凝固处理基底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她还分享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案例,以便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项技术。



随后李宏教授就前沿气管导航诊断技术进行了深入且详尽的阐述,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技术在现代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广阔应用前景。李宏教授详细介绍了气管导航诊断技术的工作原理并指出,气管导航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肺癌、气管狭窄、气管异物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精确的导航和定位,医生能够在不开胸的情况下,准确地将治疗器械送达病变部位,实现微创治疗,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简短的茶歇过后,李洋教授不仅带大家深入了解了超声EBUS的临床应用和优势,还让大家掌握了其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技巧,相信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这项技术将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



最后薛静教授首先描述了一个孩子因误吸笔帽而导致气管异物的紧急情况,如何通过观察、喉镜检查以及细致的操作,最终成功将笔帽从孩子的气道取出,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缺氧窒息等严重后果。接着,又生动讲解了多个关于气管异物的案例,每个案例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她的讲解充满了激情与热情,让原本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学员们听得兴趣盎然并深受感染。



接着由陈天君教授主持病例分享,李丹教授分享了一例经过反复球囊扩张、冷冻治疗后主气道狭窄稳定的病例,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启示。这位患者被诊断为肺鳞癌,并经历了隆突再造手术。然而,手术后不久,患者出现了气管左右主狭窄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李丹教授团队采用了球囊扩张、冷冻治疗的方案。经过多次治疗,患者的气管狭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狭窄程度保持稳定。这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也为进一步的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任徽教授则分享了一例左主支气管金属支架变形刺透隆突,支架下缘肉芽增生严重导致管腔远端阻塞,但在硬镜下通过激光技术成功取出的罕见病例。患者因气管狭窄问题植入了金属支架,但随后支架发生了变形,不仅刺透了隆突,而且在支架下缘出现了严重的肉芽增生,导致管腔远端被完全阻塞。面对这一复杂的临床情况,任徽教授团队首先通过硬镜深入患者的左主支气管,精准定位到变形的支架和增生的肉芽组织。随后,利用激光的高能量特性,精确地切割和去除了增生的肉芽组织,并小心地将变形的支架从气道中取出。整个手术操作精准、安全,最终成功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陈天君教授针对李丹及任徽教授分享的两例复杂病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大气道狭窄的治疗一直是呼吸介入领域的难点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彻底解决问题,而球囊扩张技术与冷冻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减少肉芽组织的形成,从而防止气道再次狭窄。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安全有效,而且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支架植入后出现的变形和肉芽组织增生是常见的并发症,处理起来十分棘手。而任徽教授团队通过硬镜激光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展示了其卓越的技术水平和创新精神。

在陈天君教授的高度评价之后,答疑环节随即展开。学员们纷纷把握这一难得的机会,就提出的“首诊时发现气道肿物先诊断还是可同时做镜下治疗、介入手术的技巧、良性气道狭窄患者再次球扩的时机把握、球囊扩张导管如何选择、大块异物如何避免取出时气道的损伤”等问题,李满祥主任、尚东教授及薛静教授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学员提问 薛静教授答疑 尚东教授答疑
最后李满祥主任结合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诊疗经验,从支架植入如何测量径向、制定合适尺寸、良性气道狭窄球囊扩张后需要进行冷冻治疗巩固效果、大气道肿物切除选择何种术式及风险因素评估等方面,全面详尽地和与会医师进行了分享。他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诊疗经验,清晰准确的表述,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气道肿物的诊断与治疗、介入手术技巧及气道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他们也表示将把这些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日常的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李满祥教授答疑
理论培训结束后,实操教学环节成为本次培训的一大亮点。在科室的精心组织下,周红医师、周博医师及冯锦护士负责两台球囊扩张术的现场带教。庞亚梅教授、宁谦医师及王丽护士则负责两台支架植入的实操指导,而胡婷华医师、刘亚医师及孙欢护士则负责2台超声EBUS操作带教。












实操环节中,各位专家和护士不仅展示了他们精湛的操作技术,更是手把手指导基层医师,详细讲解每一步操作的要点。同时,他们还特别准备了制作有病变的动物肺脏,以便学员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模拟真实场景,理解和掌握技术要点。






此次实操教学环节在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中圆满结束,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现场教学和手把手指导,不仅让他们对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训结束,全体参会人员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合影仪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满祥等教授站在前排,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呼吸病学专家和同仁们一起留下了珍贵的合影。这一刻,不仅是对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时光的纪念,更是对未来在呼吸内镜介入治疗领域继续深入合作与交流的期许。

此次第二届呼吸介入高级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呼吸介入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作为国内呼吸介入领域的佼佼者,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呼吸介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推动专业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也将继续举办类似的高级培训班,为广大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提供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呼吸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参训学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对呼吸介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医疗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且,医院也将继续关注国内外呼吸介入技术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