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端午食粽,是我们节日的习俗之一。在享受各种口味的蜜粽时,喜爱红枣口味的您,是否知道小小的枣核,也会带来大大的麻烦……
小枣核,大危害!坚硬,两端尖细,极易卡在喉咙进退两难。下不去,出不来,十分危险!若不及时取出延误治疗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然而每年的端午节,医院里都会出现吃粽子卡枣核这类情况。
一枚“枣核”食道异物急诊前来患者案例
4小时前,60岁的张女士在吃粽子时,不慎将粽子里的枣核吞咽下去,患者主诉:咽部疼痛,吞咽疼痛且有异物感,急忙前来我院就诊。行食管CT提示食管异物征象,遂就诊于我科,行普通胃镜,于内镜下成功取出枣核一枚。


被食物覆盖的枣核 取出的枣核

取出枣核后损伤的食道
枣核属于尖锐异物,还包括鱼刺、禽类骨头、义齿、牙签等,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这些易损伤黏膜、血管而导致穿孔等并发症的尖锐异物,应急诊处理,尽早取出。
如果不小心误咽枣核等异物,切不可使用“偏方”,这样可能会造成更进一步的损伤。患者及家属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通过吞咽馒头、饭团、喝醋等方式“硬咽”,这样只会使得枣核越压越深,卡的更紧,加重食道黏膜损伤。如果不及时处理,异物残留可造成局部及相邻器官感染,引发食管脓肿、食管穿孔、大血管腐蚀破裂、纵隔脓肿等。尤其是食管靠近主动脉,一旦累及主动脉,可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老年人和儿童更要谨慎,老年人由于有义齿感觉迟钝、吞咽不协调、容易误咽。儿童认知力差、家长监护不到位,很容易发生意外。
为了有效防止枣核等异物吞咽的发生,西安交大一附院消化内镜中心医护人员建议您:
1.细嚼慢咽:吃粽子时要细嚼慢咽,慢慢品尝食物的美味,小心误咽枣核。
2.食不言寝不语:进食时,尽量不要说话,专心吃饭,防止出现误咽枣核等的现象;同时还可以防止误咽食水进气管。
3.提前规避风险因素:吃有枣带核的食物时,最好先把枣核剔除后再进食,以防误吞。
电子胃镜是目前处理枣核嵌顿最快、最有效、损伤最小的检查和处理方法。如不慎卡了枣核请一定选择到正规医院及时就诊,西安交大一附院消化内镜中心医护人员将全天候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