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2024年度“优秀研究生标兵”评选答辩工作结束,我院学子表现优异,载誉归来,博士研究生张旭、张苗苗,硕士研究生赵长缨获评“优秀研究生标兵”荣誉称号,创造了我院参评校级研究生标兵以来的最好成绩。根据《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表彰奖励办法》,学校每学年评选优秀硕士研究生标兵15名、 优秀博士研究生标兵15名,“优秀研究生标兵”是交大授予全校研究生个人的最高荣誉,是当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优秀代表。下一步,学工办将做好标兵研究生的事迹宣传和宣讲工作,积极展现医院人才培养的成效,激励引导同学们对标榜样、见贤思齐,为成为新时代有胜任力的卓越医生而不懈奋斗。

我院2024年度“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学生标兵”获得者个人简介

张旭,中共党员,博2247班博士研究生。
导师:和水祥教授
研究方向:消化道疾病诊治的医工结合创新技术与临床应用研究
累计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中文核心论文 2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5.8分。密切结合临床需求,追踪学科前沿,主要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学校、陕西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16项科创荣誉,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批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3项,“消化道粘膜损伤修复新材料”项目获批陕西秦创原春种基金100万元资助。特别是针对消化道早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溃疡、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等消化道粘膜损伤疾病,跳出单纯药物治疗的传统思维,借助现代复合新材料技术,开发了高载量、高稳定性、高生物利用度、良好生物相容性、持久作用的新型复合水凝胶系列产品。作为学校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多次受到陕西广播电视台、交大新闻网、交大一附院官网等校内外媒体关注和报道,展现出较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参加科普宣讲、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活动,弘扬西迁精神,传递交大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张苗苗,中共预备党员,博2247班博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吕毅教授、严小鹏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磁外科临床新技术研发和磁外科理论创新研究
以第一作者累计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篇,SCI论文28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00分,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作为重要参与人在国际上首次建立消化道磁吻合分期、创立基于磁力再通技术的结直肠狭窄分型、建立基于磁力再通技术的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分型,提出消化道磁吻合三大理论,参与自主设计并研发5款Y-Z系列磁外科装置,并成功在临床开展试用。主持校基金项目1项,参与省基金项目2项、院基金项目2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会第四届医疗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1项、陕西省第八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陕西省第七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第九届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重庆赛区三等奖1项。学习科研之余,热心公益,多次参加义诊等志愿活动;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体育运动,热爱美术绘画及手工艺品制作。

赵长缨,团员,硕3147班硕士研究生。
导师:闫炀主任医师、师桃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心脏大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及相关研究
累计发表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其中一作及共同第一作者5篇。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首篇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西交术式”论文,以第一作者提出一种新的ECMO抗凝涂层分类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在第九届亚洲心律失常峰会、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等国际会议上汇报。参与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10余项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国产体外生命支持设备及耗材研发,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中国医学装备创新大赛三等奖、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