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医疗创新】神外医生的“第三只手”——麻醉手术部配合神经外科成功完成植入式闭环脑部采集刺激系统​(AN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手术

发布时间:2025-01-03   文章来源:麻醉手术部    作者:郭秀英 武迪 苟椰桐 秦珊珊   责任编辑:王美英   (点击:)

提起机器人,大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什么场景呢?是《变形金刚》里的炫酷汽车人, 还是《超能陆战队》中呆萌可爱的大白呢? 现如今,机器人的形象早已跳脱出科幻电 影,一步步走进了现实,它们不仅成为了工业、服务业的得力助手,也走进了手术室, 成为了医生的“第三只手”。

2024 年 12 月 24 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场科技与医疗的 交响曲正在上演。在这里, 张华教授团队与麻醉手术部携手,借助先进的机器人技术, 成功完成了西北地区首例植入式闭环脑部采集刺激系统(AN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 手术。手术团队与尖端科技通力合作,利用“第三只手”,在癫痫治疗领域展现出其创新 价值。标志着我院癫痫治疗再上新台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患者是一位 42 岁的男性,因脑炎后顽固性癫痫发作 3 年,尽管尝试了多种抗癫痫 药物,但发作控制效果不佳。术前磁共振和 PET 检查提示患者为药物难治性双侧颞叶癫 痫,建议行神经调控(ANS)微创治疗。患者行手术治疗愿望强烈,在取得患者及家属 同意后,决定 ANS 治疗。

术前在机器人工作站规划双侧海马脑深部电极植入路径。

为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高效,麻醉手术部神外专科副组长郭秀英做了充分准备。 组织神外专科组全体成员研讨学习 ANS 手术相关的医学知识,从手术物品准备到术中 各项操作注意事项一应俱全。特别强调了手术台安置的优化配置以及术中体位摆放的安 全性和便捷性。此外,还特别针对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演练,以 适应机器人手术的特殊要求,确保手术过程万无一失。

2024 年 12 月 24 日中午 13 点 ,手术准时开始。麻醉手术团队与手术团队各司其 职,协同作业,有条不紊的推进手术顺利进行。术中首先将机器人与患者进行连接。然

后把术前规划路径导入机器人,借助机器人的精准定位,手术团队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 准确植入电极。电极与体内机连接,测试完好后置于皮下。最后美容缝合切口。术后, 患者被安全送回神外 ICU 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作为西北地区首例 ANS 手术,对术中护理及配合提出了不小挑战。作为经验丰富 的巡回护士,郭秀英老师凭借多年累积的专业知识和对病人状况的精准评估,为患者实 施了周密的体位安置和防护措施。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任何压力性损伤,确 保了患者的安全使手术顺利进行。为保持患者的生理状态稳定,郭秀英和武迪老师还精 心使用了加温毯,使病人的体表温度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为术后恢复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作为洗手护士的秦珊珊和苟椰桐老师,在物品准备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 得益于术前的多次模拟演练,对机器人的各项功能已了如指掌。在手术过程中,两名洗 手护士与外科大夫默契配合,使手术流程迅速而流畅,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

术后复查提示电极准确植入双侧海马内,患者反应轻,创伤小,恢复快。术后 3 天 出院,成功满足患者的微创治疗需求。

孟强教授表示,ANS 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神经调控系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微创治疗 癫痫调控系统。国际上同类产品是反应性神经刺激系统(RNS)。但是在产品设计及算 法上,ANS 较 RNS 更加优化。杜昌旺教授表示,ANS 通过机器人辅助进行手术,具有 创伤小、准确度高的特点,以科技赋能,相信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

专业的精进源自不懈求知,团队的高水准源自持续学习。麻醉手术部在肖娟总护士 长的带领下,以“安全、高效、智慧、提升”为核心理念,不断追求卓越。在国家层面, 我们共同努力构建国家医学中心;在社会层面,我们提升能力素养,保障患者安全;在 个人层面,我们追求成为专科专家型手术室护理人才,不断精进卓越。麻醉手术部神外 专科组也在组长张小荣的汗水浇灌下茁壮成长,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专业素质过硬的护理 人才,迎接港务院区新挑战。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我们正与机器人一起, 开创手术护理的新篇章!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