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由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省红十字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全省《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宣贯培训班在西安成功举办。此次培训是推进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迈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进程,对提升我省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医疗监督和行风管理处熊天威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赵岚,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李志刚,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薛武军,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处长黄斌,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何洁出席会议,各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红十字会相关负责同志,省直属直管医疗机构、市属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领导、移植资质医院领导与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全省器官捐献和移植领域专家26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议。
在开幕式中,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赵岚强调,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承载患者对生命延续的期盼,是医疗人道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陕西卫生健康系统要做好《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的宣贯工作,全力推进全省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积极参与和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有效措施,落实各项工作,提高我省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率和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助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三秦百姓健康福祉。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李志刚指出,红十字会作为公益组织,在器官捐献工作中肩负重要使命,要立足本次培训会议,大力推进器官捐献的公益宣传,使器官捐献宣传活动进入机关、高校、社区、单位,提高公民对器官捐献的知晓率。与会领导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做出的卓越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培训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医疗监督和行风管理处熊天威主任深入解读《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及配套文件,剖析政策法规核心要义、适用范围与执行标准,为实际工作提供政策指引。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薛武军围绕器官捐献和移植体系化改革与建设作专题报告,强调器官捐献工作要依法依规、科学规范,阐述了器官捐献专业化、OPO建设学科化、器官移植体系化的建设方案和建立完善的器官捐献体系的工作要点,提出了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在国家法律和政策指引下,省级出政策、建机制、创条件,市级定措施、做监管,县区抓落实、做实践,医疗机构和学科细化执行的工作方向。
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处长黄斌介绍了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现状,强调要直面和解决存在问题,各级单位要凝心聚力谋发展,共谋思想“一盘棋”,全力推动我省器官捐献的健康发展。
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何洁阐述了红十字会在器官捐献工作中的作用,详细介绍了红十字会在宣传动员、捐献见证、缅怀纪念、志愿者培训等的工作内容与创新举措。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杜俊凯带来《急危重症救治与器官捐献》培训课程,结合临床案例,阐述急诊、重症与器官捐献工作的创新结合点,提出创新且具操作性的工作措施,为器官捐献工作开拓了新思路。
咸阳市红十字会人道资源动员部副部长刘江和西乡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程岱松分别分享了各自地区和医院器官捐献工作经验,介绍了宣传推广、协调沟通、团队建设等成功做法,为全省各地提供有益借鉴。
会议最后,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薛武军作总结讲话,本次培训围绕法规政策解读、体系建设与发展趋势、多方经验分享展开,在推动法规政策落地、促进多方协作、传播器官捐献公益理念等方面意义重大,为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期望全省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红十字会和各级医疗机构依法依规,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积极投身器官捐献事业。
参会人员表示,通过培训,对《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认识更全面深入,明确了自身职责使命,将全面宣传器官捐献,积极开展器官捐献,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志愿登记率和器官捐献率。此次培训对器官捐献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有望实现更大突破,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