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会议动态】多学科聚焦罕见疾病最前沿 跨省区共绘赋能诊治新蓝图——血液内科成功举办第四次AL淀粉样变跨区域会议

发布时间:2025-03-31   文章来源:血液内科    作者:陈颖   责任编辑:方芸   (点击:)

近日,由我院血液内科组织承办的第四次AL型淀粉样变多学科诊疗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这是我院血液内科作为国家血液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和陕西省血液病专科联盟主席单位组织开展的省内外专家MDT讨论会议。这次邀请到了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澎教授来介绍国际最新指南进展与先进的临床研究及全流程管理体系实践经验。同时汇聚了上海市、陕西省、甘肃省、新疆自治区等地血液内科、肾脏内科、影像科领域权威专家,围绕轻链(AL)型淀粉样变这一罕见疾病的精准诊疗展开深入研讨。会议通过专题报告、疑难病例MDT讨论及诊疗规范解读等环节,有效促进了西部区域医疗中心与沿海发达地区在罕见病诊疗领域的学术协同发展。

开幕致辞由大会共同主席、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暨陕西省血液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刘利教授与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我院血液内科主任贺鹏程教授分别发表。大会执行主席、我院血液科刘华胜主任医师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李燕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学术环节。

聚焦前沿进展: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

首场专题报告环节,我院血液科临床专家陈颖医生以“AL型淀粉样变诊疗进展及案例分享”为题,结合国际最新指南与临床实践经验,系统梳理了AL型淀粉样变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关键技术的发展脉络,并通过真实病例展示了我院多学科协作(MDT)团队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核心作用。他强调:“AL型淀粉样变的早期诊断快速缓解是治疗AL淀粉样变成功的前提,未来需进一步推广规范化诊疗路径。”

随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澎教授带来了“AL型淀粉样变复旦中山诊疗经验分享”,分享了该院近五年积累的诊疗数据与创新模式。刘澎教授团队通过建立“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管理体系,将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他特别指出:"我们正在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心脏应变力分析模块,有望实现亚临床期心肌损害的精准识别。”刘鹏教授提出的“心脏受累分层治疗策略”引发与会专家热烈讨论,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多学科视角:从机制探索到技术革新

第三场报告由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丽洁教授主讲“从MGRS看AL型淀粉样变诊疗进展”。她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相关肾脏损害(MGRS)的分子机制切入,深入剖析了AL型淀粉样变与MGRS的异同点,指出“基因检测与微小残留病灶(MRD)监测技术的突破,正推动治疗向个体化、动态化迈进”。这一视角为临床医生理解疾病本质提供了新思路。

在影像学专题环节,我院PET-CT室张卫善副主任医师就“PET-CT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展开分享。通过对比传统超声心动图与新型核素显像技术,他展示了PET-CT在早期识别心肌受累、评估治疗反应中的独特优势,并预测:“分子影像技术的普及将极大提升心脏淀粉样变的诊断效率,助力精准分型”。

跨区域联动:共筑罕见病诊疗网络

参与本次学术会议专家来自四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时,来自我院榆林医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铜川市人民医院、咸阳市中心医院、二一五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西安凤城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韩城矿务局总医院、白水县医院、安康市中心医院,汉中三二〇一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商洛市中心医院等我省血液专科联盟医院的专家共30余人线上参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构建“省级中心-地市医院”联动的诊疗网络,是提升罕见病救治能力的关键路径。

会议总结环节,大会共同主席贺鹏程教授、刘利教授一致认为:“AL型淀粉样变虽属罕见病,但通过多学科协作与区域资源整合,我们完全有能力为患者争取更多生机。期待未来以更开放的姿态深化合作,让更多患者获益。” 此次会议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前沿学术动态,更通过病例讨论与技术交流强化了实践能力,标志着西北AL型淀粉样变诊疗向着规范化、精准化迈出坚实一步。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