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医疗质量安全提升的系列政策要求,推动护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由陕西省护理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保健学会联合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目标导向护理质量改善暨患者安全管理实践研讨班”于5月16日至18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教楼三层报告厅举行。本次特邀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三级调研员牛建刚老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王亚峰等莅临会议,并吸引了来自西藏阿里地区、江西、河南、贵州、青海等全国多个省市的护理管理者、临床骨干及教学科研人员线上线下近千人参会,共同探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路径。

会议开幕:政策引领,共启新篇
5月16日上午,研讨班拉开帷幕。陕西省护理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辛霞主任主持开幕式。她强调,本次会议旨在响应国家“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质量安全目标,通过跨区域学术交流,推动护理管理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王亚峰致欢迎辞,他强调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底线,也是护理工作的生命线。如何通过系统化、数据化的管理手段降低护理风险,是每一位护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他指出本次研讨班既是一次学术盛宴,更是一次友谊的联结。希望各位学员珍惜机会,积极参与交流,将先进理念与实用技术带回工作岗位,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本次会议特邀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胡雪慧、陕西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谢娟、咸阳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鱼丽荣、安康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阮婷、咸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范惠、宝鸡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林华、安康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蔡凯芳、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护理部主任唐乐、西安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巧玲、西安市儿童医院评审办主任李荣、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护士长芦沁蕊、高菊林、肖娟、胡晓红、高庆,庞瑛护士长、陕西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何玉琴、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一病区护士长黄海娟担任会议主持。

学术盛宴:权威赋能,多维覆盖
1. 权威专家阵容,传递前沿理念
会议汇聚国内顶尖护理专家,围绕政策解读、质控创新、安全管理三大维度展开深度分享:

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简伟研教授系统讲授“护理质量改善项目设计与评价”,强调科学方法论在项目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护理部赵文静主任以“数据助力护理质量管理决策”为题,剖析大数据在护理质控中的应用场景,提出“从数据采集到决策闭环”的实践模型;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赵林芳护士长基于循证研究,分享“中等长度静脉导管临床应用”的技术规范与并发症防控策略。陕西省护理质控中心辛霞主任以目标导向讲解过程质控质量管理,她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分享了目标导向护理质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将质量目标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通过持续改进机制实现护理质量螺旋式上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黎巧玲副主任讲授护理质量的测量,她详细介绍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选取与应用,指出敏感指标是反映护理工作成效的“晴雨表”,有助于精准定位问题,驱动质量改进;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温绣蔺副主任深度解读《2025版患者安全目标》,结合院内实践案例,详解目标落地的“三步法”——标准化、全员化、持续改进。
2.紧贴临床需求,破解管理难题

西安交通大学王婧教授讲解如何以患者安全科研选题,她结合当前护理科研热点,探讨如何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命题,推动护理学科的创新发展。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从日常护理工作中挖掘科研灵感,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临床难题,为参会者打开了护理科研的新视角。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李晨陆副主任组织学员对真实不良事件案例进行学习,通过“情景还原根因分析改进提案”三步法,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乔莉娜总护士长结合“压力性损伤防控护理实践”,展示多学科协作下的风险评估与干预流程;申存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非计划拔管事件改进”为例,解析根因分析(RCA)工具的应用要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邵灿总护士长讲解给药不良事件分析与管理,她详细解析了给药过程中的常见错误类型,并引导学员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根本原因,通过小组讨论,学员们提出了多项改进措施,如优化医嘱处理流程、加强药品管理等,以期减少给药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屈彦总护士长则通过“护士长一级质控管理实践”,分享如何通过PDCA循环实现质控效能倍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娟总护士长聚焦新护士长角色转型,提出“核心工作清单法”,帮助管理者快速定位优先级任务。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申存毅护士长以实际非计划拔管事件为切入点,分享如何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3. 国家政策与区域实践深度融合

会议特别设置“DRG形势下护理质量与运营管理”专题,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葛文利副院长结合医保支付改革背景,提出“成本质量平衡”策略,为护理管理者提供运营优化思路。此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陈云春副主任从心理学角度切入,探讨“情绪与安全”的关联性,强调护士心理健康对患者安全的潜在影响,呼应国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促进指南》要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肖奇贵总护士长依据“感术”行动之术前皮肤准备规范管理,她从术前皮肤准备的重要性出发,详细阐述了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强调通过标准化流程减少手术部位感染风险,提升患者安全水平。同时,也分享了西安交大一附院在“感术”行动中的实践经验,展示了范管理带来的积极成果。
互动实践:沉浸体验,学以致用
1. 专家面对面:直击痛点,精准答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李洁琼主任与学员探讨“目标导向护理质控管理”,提出“数据透明化、流程标准化”解决方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温绣蔺副主任针对“专项护理质控目标落地”问题,强调“全员培训试点推行全面推广”的三阶段策略。
2. 工作坊实操:技能精进,规范落地

静脉导管维护工作坊:郝楠团队通过模拟操作演示,详解冲封管技术、敷料固定要点及并发症应急处理;压力性损伤预防工作坊:金鲜珍团队结合最新《压力性损伤防治指南》,以实际案例指导各类型压力性损伤处理技巧。
3.案例分析沙龙:以案为鉴,共谋对策

在“年度跌倒不良事件质量改进”案例中,李欣护士长分析了跌倒事件发生的高危人群、高危时段及高危地点,提出了加强环境安全、优化患者评估、强化宣教教育等改进措施。董芳芳护士长通过“一例给药不良事件质量改进”案例,聚焦于给药过程中的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提出了加强医嘱审核、优化药品管理、提升护士给药技能等改进措施。同时,还强调了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减少给药不良事件中的重要性。在“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质量改进”案例中,王敏娜护士长详细剖析了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原因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风险评估、优化体位管理、加强皮肤清洁与保湿等改进措施。同时,还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的深入交流与探讨,参会者不仅加深了对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践的理解与认识,还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启示。这些案例将助力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与安全水平,共同推动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总结:以终为始,迈向卓越
5月18日上午,研讨班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闭幕。本次会议通过“政策学术实践”三维联动,为全国护理同仁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未来将继续深化跨区域合作,推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向标准化、精细化纵深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