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学人文 > 正文

医学人文

【医学人文】重获新生:人工心脏手术一年后,她活出了新的精彩

发布时间:2024-08-03   文章来源:心血管外科    作者:刘倩 王飞扬 蒲静   责任编辑:裴薇   (点击:)

“工作了,人就不一样了”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李阿姨(化名)。一年前,她在这里接受了人工心脏手术,今天,她活力满满地回到了这里,一见面就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次心脏骤停,从命悬一线到绝处逢生

“您这精气神简直太好了!”师桃主任见到精神百倍的李阿姨高兴地称赞道。

“我也没想到,我也没想到现在能恢复地这么好……“或许是想到了自己来之不易的重生,又或者是重回医院见到了她日夜感谢的医护人员,她不禁热泪盈眶,有些哽咽地回答。

李阿姨是一所医院的技术人员,工作上兢兢业业,常常为了完成任务加班加点,甚至连中午饭都顾不上吃。2009年的一天,如同往常一样,正在加班忙碌的她突然感到胸口憋闷、气短,心脏明显不适。她立刻察觉到情况不妙,前往心内科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让人意外的是,平时身体健康的她EF值仅为35%!EF值,即左心室射血分数,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通常在50%-70%之间。EF值越低,说明心脏泵血能力越差,可能意味着心功能不全。

在完善相关检查后,李阿姨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医生跟她解释,这病就相当于“心脏癌症”。通俗来讲,就是心脏扩大伴随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的疾病,早期不容易被发现,随着病情进展,心脏逐渐增大,出现胸闷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要强的李阿姨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看着报告单上那醒目而刺眼的诊断,她感到一阵眩晕……在同事们眼中,她是工作中果敢决断、才智过人的女强人,是篮球场上敏捷灵活、英姿飒爽的女中锋,是晚会舞台上气质优雅、嗓音迷人的歌唱家,而现在,一切的美好都戛然而止……

大多数人可能对心力衰竭缺乏了解。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指心脏无法有效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出现呼吸困难、疲劳、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与一般的心血管疾病不同,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一旦确诊,心功能会逐渐恶化,有数据显示,心力衰竭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近,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治,心衰发病5年内约50%患者会死亡。

李阿姨住院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出院回家休养。曾经活力四射的她被迫“沉稳”下来,不着急、不上火,不聚会、不运动,遵医嘱按时吃药,调整作息,放慢生活脚步,悉心呵护着这颗玻璃心。然而,病情并未出现好转。2022年一次复诊时,医生告知她:“你现在的心脏功能很差,已经发展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心脏移植或者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听到这一消息后,李阿姨和家人多方打听,寻求是否有其他治疗方法。她对女儿说:“这几年,我每天活的小心翼翼,像走钢丝一样,死亡对于我来说并不可怕,但我现在还不想手术,更不想做心脏移植。我也咨询了一些医生朋友,人工心脏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技术还不够成熟,我想再等等,你先帮我准备一块墓地,我们顺其自然……”

2023年7月,坚强乐观的李阿姨身体每况愈下,先后两次因急性左心衰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心脏超声显示,李阿姨的心脏功能已经严重衰退,EF值低于20%,仅为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到哪里都离不开氧气袋。

在经历了两次与死神擦肩的生死考验后,李阿姨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诊室。接诊的闫炀主任深知心衰患者所面临的困境,他告诉李阿姨说:“您先住院调整,我们请多学科会诊,详细讨论一下治疗方案。”在闫主任的耐心讲解下,李阿姨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与其这样坐以待毙等死,不如把主动权交到自己手中。经过多次会诊评估,确定人工心脏植入是李阿姨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案。深思熟虑后,在家人的鼓励支持下,她决定住院接受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人工心,也就是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是十分复杂和精密的循环辅助系统。它通过机械泵辅助左心室将血液泵入全身,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改善血液循环。其植入技术难度和精细度要求极高。当时国内只有几家大的心脏中心能够自主完成左心室辅助植入技术。心血管外科闫炀主任牵头,组织心血管内科、超声医学科、麻醉手术部多学科专家细致分析,综合评估后决定为李阿姨实施“微创不停跳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微创心脏不停跳下人工心脏植入,一方面无需劈开胸骨,术中失血少、创伤小、切口美观,避免了传统开胸术的巨大创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对于心脏手术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术中心脏不停跳,使心肌能够得到持续的氧合血灌注,避免了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同时,缩短了升温降温的过程,无复跳后并行循环,简化了操作,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心脏成功“重启”,绽放生命之花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2023年7月25日,李阿姨被推进手术室。在麻醉手术部、超声医学科等多学科的默契配合下,由心血管外科闫炀主任和李勇新主任主刀为李阿姨实施“微创不停跳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术中探查发现,患者左室有大量血栓形成,这极大地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血栓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出血和血栓脱落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心肌损伤。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医疗团队沉着应对,展现出高度的专业能力和精湛的技术,李阿姨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最终圆满成功。

“我以为我只睡了一天,没想到这都过去三天了。”李阿姨回忆道,“我手术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看到病床四周围满了医护人员,他们都在欢呼,醒了,醒了,李阿姨终于醒了…“

心血管外科ICU师桃主任说:“李阿姨病史长,且年纪大,术后三天才恢复意识,在ICU治疗期间也是险象环生。相继出现了反复心律失常、感染、低蛋白血症等。由于她术前心功能极差,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所以术后右心功能维护、调整和抗感染治疗都十分艰难。ICU的医护人员持续动态监测和调整血泵的流量、转速,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动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维护和平衡心脏、肺部、肾脏、胃肠道等多个脏器功能,和她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才能顺利出院。”

“在心外ICU治疗的这段时光里,医生每天根据我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严谨细致地为我换药、检查。护士们更是寸步不离,精心照护,有空的时候陪我聊天,安慰我、鼓励我,帮助我做康复锻炼。还有超声医学科的宋艳主任,每次来给我检查,总会告诉我心功能恢复得一天比一天好,加油!真的特别感谢这里每一个为我付出的医护人员,包括那些默默奉献的护工阿姨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我才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捡回了一条命,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庆祝重生。”李阿姨娓娓道来。

心有暖阳 向“心”而行

2024年7月25日,是李阿姨人工心脏植入术后整整一周年的日子。她带着满满的感激再次踏入医院,与医护人员共同庆祝 “新生”。医护们也为李阿姨准备了蛋糕,蛋糕上的“幸福美满”是大家对她最真诚的祝福。李阿姨热情地分享了她术后生活的点点滴滴。她开心地说:” 刚开始确实有点不习惯,但慢慢的也就好了。现在,人工心脏已经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除了不能提重物,基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买菜、做饭、散步、陪孙子,偶尔还能参加个专家评审会。穿上我特制的小马甲,把手机挂在胸前,正好遮住人工心的线缆,骑上我的小电驴,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新生,真的很开心。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能恢复的这么好,真的是老天对我的眷顾,让我遇到了你们这样一群可爱而可敬的人。”

看着李阿姨骑着电动车回家时潇洒地背影,耳畔回荡着李阿姨的话语“人这一辈子,无论何时,心态最重要,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加油!”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