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重生,然后变成护士开始“摸鱼”

发布时间:2024-07-31   文章来源:儿科    作者:宋柯举 张磊   责任编辑:裴薇   (点击:)

“我重生了,很遗憾我没有上一世的记忆,既不是龙傲天,也没有金手指,不论怎样,总之我要把上一世的鱼全须全尾的摸回来”。

说实话,第一次站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门诊楼前的时候还是挺紧张的,毕竟交大一附院声名在外,是患者的首选就诊之地。然后接下来就见到了贪吃蛇一样“回转”“盘旋”的就诊队伍,张老师说:“这是周一,周一是最忙的”。

第一次遇到张老师是在抢救室,迅速、沉着、冷静。抢救室里的护士是精密的仪器,作为同样高效严谨的“同事”,心电监护仪滴滴的奏响凯歌。然后不多时,伴着患儿的酣睡声抢救结束了。张老师是我的带教老师,是一位在儿科护理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护士,她和我见过的老师们都有着一样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能,而她最与众不同的是温暖如春的笑容和开朗乐观的心态,这是一种可以轻易让人误判其年龄从而认为其芳龄尚小的笑容和心态,这也是我第一次遇到像被上苍用开朗的模子拓出来一样乐观开朗的人。老师对我的护理操作要求堪称细致入微,也多亏其不厌其烦的反复阐述使得我可以牢记每个环节,最终至于我几乎不会漏掉任何一个操作。就这样喜欢“摸鱼”的我遇到了爱岗敬业的你,这也许就是“在最坏时间遇到最好的你”的现实体现。总之我在一位优秀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经历了许多既专业又琐碎的经历,我也渐渐的会的越来越多。

儿科不算轻松,毕竟我这种连针都不怎么碰的人有时都走到腿软,又何况是老师们,其在工作之余还承担着教学任务,所以要想面面俱到,就需要极高的熟练度和效率来空出时间对我们进行教学,从核对、加药、换药这些小事开始教——手把手、面对面。第一次知道护士的每一个操作都是由无数不可跳过的细节组成,在这么多步骤下,进行一个完整的流程对体力和精神的消耗不算小,但是张老师和一众老师都显得轻松。比如:我需要按照流程一步一步来加药时,刚刚打开包装,老师就已经在看我手头的针管了——要知道我们几乎同时开始操作。老实讲能一边做着手头的事脑子却处理别的问题已经相当有难度了,那么我们在此之上加上教学这个任务呢?

忙碌完全违背我摸鱼的初衷,万幸换药室里轻松的气氛使我常常意识不到忙碌和压力,得益于极高的效率,即使工作接二连三不缺不断大家依旧是有时间教学和休整。在此期间儿科所必要的雾化吸入和换药等基本操作,或是有样学样或是手把手的我都学会了。一转眼一群光是站那就绊手绊脚的实习生变成了渐渐熟练的助手。

科室上下在此期间谁也没有怨言,仿佛传火一般,火把默默交触,火焰无声的摇曳、引燃。

下一株火苗再微小散发的也是同样的温暖。

而我,将在这种环境中,继续我的“摸鱼”生涯。并且,早已喜欢上了它。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