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护理人员在科研领域的专业素养及撰写医院基金申请书的技能,促进护理科研工作的高品质发展,2025年7月15日19时30分,血管外科护理科研组组长曹怡主管护理师与继续教育组主动策划并召集科室护士,举办了一场题为“护理院基金申请书撰写”的专业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以线上方式进行,科研组组长曹怡老师凭借其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标书撰写技巧,围绕“为何撰写”、“撰写内容”以及“撰写方法”三个关键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她首先指出了护理科研基金申请对于个人职业成长和学科进步的重要性,并激励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基于临床实践,发掘科研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将护理实践中的经验转化为科研成果。




在进行标书撰写实操指导时,曹怡老师对院基金申请书的核心结构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包括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预期成果等关键部分。她强调,立项依据必须与临床需求紧密相连,通过精确的文献综述来展现研究的必要性和创新性;研究内容应聚焦于具体问题,避免过于宽泛和空洞,并明确技术路线与可行性分析;创新点则应从护理理念、方法或技术等角度提炼,以体现研究的独特价值。此外,曹怡老师还指出了标书撰写中常见的问题,例如逻辑不清晰、数据支持不足、格式不规范、用词不当等,并通过对比分析优秀标书案例,帮助科室护士更直观地理解并寻找科研方向。

在培训的互动环节中,气氛活跃,护士们就临床工作中的科研选题疑惑、标书结构设计的挑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曹怡老师对大家提出的“如何培育护理科研思维”、“临床护理人员如何寻找恰当的研究切入点”以及“如何提升中标几率”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并激励大家从日常护理的细节中发掘科研的线索,例如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题、痛点着手,同时关注学科的最新动态、特殊病例的护理方法、患者康复的干预措施等,使科研工作真正服务于临床实践。
本次培训为护理人员构建了一个系统学习基金标书撰写的机会,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科研思维能力。科研组组长曹怡主管护理师提出,未来将通过一对一辅导的方式,帮助更多护理人员克服科研上的障碍,推动科室护理科研水平迈上新的高度。参与培训的护士们也普遍反映,培训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他们计划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标书撰写中,以期在院内基金申报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