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内科为期三周的临床实习,让我对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之一。这类疾病往往与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密切相关,但公众对其预防意识仍显不足,多数患者直至出现严重症状才就医,这让我深切体会到心血管专科护理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
初入科室时,面对复杂的心血管专科知识,我曾感到迷茫。感谢教学组长王珍老师通过系统化的岗前培训帮助我们快速适应环境:从心内科病房的环境,到治疗室里陈列的硝酸甘油、胺碘酮等专科药物的药理作用解析,以及常见仪器设备的使用,让我首先对心内科的大致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的一对一指导老师伍宏燕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给我详细介绍了心内科常见疾病的症状及临床表现,以及心内科常见的心脏介入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还有心脏听诊、叩诊等体格检查规范,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让我快速了解了心内科主要的临床工作,也使我特别养成了随时记录的工作习惯,将每日重点整理成"科室工作手册",这种积累显著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
面对循环系统疾病症状隐匿、病情多变的特点,我深刻认识到细致观察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逐步掌握了输液速度的精准调控、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识别等技能。尤其难忘第一次独立完成心衰患者出入量监测时,老师强调的"1ml尿量就是1ml生命体征"的理念,让我真正理解了专科护理的精髓所在。
这段经历不仅强化了我的专业技能,更重塑了我的职业认知:第一个是慎独精神:面对治疗窗狭窄的强心苷类药物时,每次给药都需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第二个是全局观念:学会从心电图波形、实验室指标等多维度评估患者状况 。第三个是沟通艺术:通过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建立"低盐饮食+规律服药"的自我管理意识 ,并且为病人耐心讲解术前术后如何进行正确的自我康复护理,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
我也逐渐认识到自身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应急预案、危重患者转运等方面仍需加强,这段充实的实习经历犹如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心血管专科护理的大门。
我将以"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为座右铭,在守护心脏健康的道路上持续精进,用专业与温度践行护理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