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温暖与坚毅:儿科病房里的双师传承录

发布时间:2025-09-09   文章来源:儿科    作者:刘洋 闫建霞   责任编辑:   (点击:)

时光匆匆,转眼间,为期五周的儿内科实习已经画上句号。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却收获满满。这次经历在我心中留下了无比深刻而温暖的印记。这是一个有爱的地方,而我何其幸运,遇到了两位优秀的引路人——王美丽老师和闫建霞老师。在她们的悉心指导下,我不仅学到了宝贵的操作技能,在与患者的沟通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怀揣着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第一次踏入了儿内科病房,眼前不再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而是白血病小朋友们瘦弱的胳膊,癫痫小朋友发作时的意识丧失,是肾病小朋友水肿的眼睑,还有家长们焦虑的眼神和老师们忙碌却有条不紊的身影,见到这一幕,我就明白儿科实习一定会让我收获满满。

初到儿科时,我就遇到了闫老师,闫老师亲切的和我说:“刚下夜班吗,辛苦了。”我说我是新来的实习生,闫老师依旧笑眯眯的说:“我是你们的总带教,之后有学习或者生活上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温柔的闫老师让我对接下来的实习充满了期待。我是第四周才跟着闫老师,在和闫老师上班时,她会在不忙的时候和我讲解一些知识像医嘱的时效,如何接收新病人,取血的“”三查八对”等等,下班时也会给我留下作业,巩固知识。让我在不知不觉间就学会了很多。在和闫老师上夜班时,每当我去给病人接液体或者雾化时,身后总有老师的身影,在无形中给我了许多勇气。接液体时,我的无菌观念不强,闫老师总会一遍又一遍的告诉我,规范操作,并且化身夸夸超人说:“我们洋洋就是厉害,已经越来越好了。”让我越来越有信心。而闫老师在和小病人沟通时,也很有耐心,认真倾听每个病人的意见,不会因为病人很小就忽略他。与家属沟通时,会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白血病住在层流床中需要测体重的患儿,闫老师会考虑到如果患儿到护士站测体重,将增加患儿感染的风险,便把体重秤搬到病床旁为他们测体重,总是给予患儿及家长最贴心的关爱!

王老师是我前三周的带教老师,因为有了王老师,让我对儿科有了深深地归属感,她会亲切的叫我洋洋,在觉得是重要而且我可能不会的配药环节,会手把手教我如何配置。在我写作业时教我头抬高,背挺直。好似把我当成了她的小孩。每当我在操作时,都会告诉我核对最重要,可以慢,不可以错。在和病人沟通时,老师总会笑起来,露出标志性的虎牙,真诚的和每一位小朋友和家属沟通。也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关于病情和护理的注意事项,赢得信任。在知道可能不能带教我,在最后一天祝我之后做一位好的医护人员。

两位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技术是硬实力,而沟通则是软实力,二者结合,才能真正提供有温度的护理。我现在已经不似刚入科时的懵懵懂懂,已经学会独立加药,配药,打皮下针,如何更好的和病人及家属沟通,这点滴的进步,都凝聚着王美丽老师和闫建霞老师的心血。

感谢儿内科,让我见证了生命的坚强。更感谢两位带教老师,你们用温柔包容我的胆怯,用严谨规范我的行为。我将带着在这里收获的知识、技能与感动,在未来的护理道路上,坚定、温暖地走下去。努力成为一名既要有精湛技术,又充满人文关怀的优秀护士!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