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在住院大楼十三楼中间教室,我院静脉治疗专业组开展了2024年度第二次静疗专科护士文献分享会。本次会议由肝胆外科主管护师马意源主持,邀请了肝胆外科杨勤玲护士长、肖奇贵副护士长,乳腺外科郭萍利护士长、肿瘤外科郝楠护士长,静疗专业组的所有省级以上专科护士参加了此次文献分享。
会议伊始,由肝胆外科专科护士马意源主管护理师进行文献分享。她分享的文献来自中华护理杂志的一篇文献,介绍了近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医院开展的有关静脉输液质量监测闭环追踪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的项目。马老师对整篇文章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解读,详细的陈述了该项目开展实施的路径、方法、目的、效果等。并结合我院肝胆外科两个病区已经小范围开展的静脉输液治疗流程管控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建议。分享结束由各位参会的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都表示此课题的开展可以有效减少液体呼叫等待,提醒护士主动巡回,可有效改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服务质量,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可以结合我院的输液质量管理现状进行适当优化,提升静脉治疗服务质量;并建议马意源老师可以依托此课题的思路,对我院的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出产科研成果。


紧接着由肝胆外科高琦主管护理师进行汇报。介绍的期刊来自于JCR一区的Australian Critical Care,标题为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 in catheter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通过她的分享,介绍了该篇文献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以及本篇文章的长处和局限性。她介绍:学习此篇文献的灵感来自于临床中发生的现象,导管相关性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在临床上偶尔可见,本篇文章报道的国外发生率很高,因此引起的反思,本着求真探索的精神,和大家共同讨论了这个话题,并且向大家介绍了本篇本章分享的相关联因素有哪些。

会议最后,参会的各位老师分别针对两位静疗专科护士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我们应该探索研究方法是否存在不同,导致结果的差异性,对于我们以后的科研思路也进行了一定的指导,探索一定要寻根问底,而不是只看皮毛;期待大家能够通过文献分享选择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临床,并能够将可借鉴之处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