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工作,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10月15日,首届共享应用场景医工交叉论坛——人工智能与医学研究在我院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办。论坛在“共享医用场景”背景下,诚挚邀请了西电的科学家团队,与我院临床医师们开展了一场面对面交流分享。
首先,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助理吴岳教授主持并介绍会议背景。他指出,随着我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获批,作为西北地区的“国家队”,始终坚持医学学科与理工科深度交叉融合,培育出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如磁外科诊疗技术、超导重离子装备、蓝激光诊疗设备、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子宫内膜癌筛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以“共享医用场景”为交流核心,将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与工科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合作攻坚。
随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研院副院长、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张毅教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丽玲教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王忠良教授,科研院成果开发处处长沈满教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卫帮教授、朱守平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李甫教授,先进诊疗技术与装备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雪利教授、副主任袁凯教授,分子与神经影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秦伟教授、副主任曾琦教授,生物光学实验室主任胡波教授,分别就智能分子探针、合成生物学,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分子影像技术及应用研究,Micro-CT 成像、Micro-PET 成像、荧光/光学三维成像,可穿戴脑机接口与物理治疗设备,成瘾脑机制与闭环神经调控,医学信号处理与人工智能,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检测技术开发等方向展开了简要介绍。
西电实力雄厚,优势研究领域又与医工交叉非常契合,但缺乏对医疗迫切需求的“卡脖子”关键技术的敏锐度,关键是亟需临床医师提出问题。故西电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论坛,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可以加深与交大一附院的交流合作,寻求一种双方共赢的合作机制,联合攻克医疗技术难题。
我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杨健教授、医学超声科主任阮骊韬教授、妇产科副主任李奇灵教授、乳腺外科医生葛冠群教授、心内科王顺教授、病理科副主任刘希教授、医学影像科李贤军教授、金超教授、李润青教授、梁挺教授、卞益同教授等分别就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新生儿脑白质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医学影像技术与超声介入、子宫内膜癌筛查与技术开发、 乳腺癌早期诊断、心脏超声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类器官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病理学等方向展开了介绍。
在自由交流环节,我院的医师团队与西电的科学家团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交流意愿与合作热情。基于各自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双方迅速而精准地实现了“点对点”的组建,CT、核磁、超声、肿瘤等小组应运而生。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见解。
最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教授就此次会议进行总结。他指出,伴随着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获批,接踵而来的是,立足于国家层面,面向人民群众健康,交大一附院应该如何高质量发展。当今,交大一附院更应瞄准科技前沿,攻克卫生健康领域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医工交叉就是科技前沿的深度融合,是突破医学“卡脖子”技术的“关键之钥”。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以“共享应用场景”为主题的医工交叉论坛,建立新的长期合作科研团队和新的合作机制,不断深耕,医工交叉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