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主页新闻 > 正文

主页新闻

陆港群英会,脑卒中防治构划新圈子

发布时间:2025-01-08   文章来源:神经内科    作者:邓真巧 张莉   责任编辑:裴薇   (点击:)

2025年的元旦刚过完,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正式官宣国际陆港新院区开诊的第三天,1月3日—5日,陕西省百万减残工作推进会暨陕西省脑卒中大会、2025年全国高原地区卒中中心建设启动会、陕西省卒中急救地图第五版发布会,在这个崭新形象且散发着现代化气息的院区隆重召开。

虽然是三九寒冬,但天空阳光灿烂。连日来,这个以脑科学为重点的陆港院区顿时热闹非凡。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中华医学杂志总编吕相征,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杨晋,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脑卒中管理专项办公室主任曹雷、副主任王凌霄,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吕毅,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西安交大一附院副院长韩建峰等,以及来自陕西全境、北京、上海、广州、山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等省(区)的知名脑卒中防治领域专家教授、学者等300余人齐聚一堂,群英荟萃,共襄盛举。

大会由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办,陕西卒中专科联盟、国家卒中学院西北分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紧紧围绕“规范、推广、指导、交流”主题,回顾总结2024年陕西卒中专科联盟工作,规划部署2025年卒中中心建设蓝图。大会精心设置主会场以及6个分论坛,搭建起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行政主导、学术交流平台。

大会明确了以陕西省脑卒中防治为牵头,联合西北、西南省份的力量,动员组织全国的相关专家团队,共同推进高原地区卒中中心建设;明确了在国家层面上成立高原地区脑卒中防治“专班”,从资金、人才培训、科研等多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这次大会构划了以青海、西藏等青藏高原为着力的高原地区脑卒中防治事业的新圈子,为西安交大一附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辐射发展和责任担当,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

大会由韩建峰副院长主持。开幕式上,吕毅院长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表示:交大一附院高度重视神经学科的发展与投入,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高水平神经病学专业平台,培养更多专业的神经病学人才,开展前沿的科研项目,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诊疗服务。希望以此为契机在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的指导下,交大一附院作为百万减残工程牵头单位能积极发挥牵头作用,更扎实、有效地推进陕西省脑卒中防治工程。

吉训明院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大会致辞,并以《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工作进展及2025年规划》为主题做了报告。他对陕西省脑卒中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要加大投入,依托国家卒中学院西北分院推动高原地区卒中中心建设,而陕西省卒中防治工作要排在全国的前列,这是工作前提。他强调,一是希望各级专家队伍积极参与,培训人才,下沉基层社区村镇,早期识别,防控慢病;二是推进卒中中心建设,包括中医医院的卒中中心建设,不留防治“漏洞”,特别是2025年高原地区人才培训2000人以上、县级卒中中心覆盖率达60%;三是持续加强质量改进,参考世界卒中中心建设标准,做好我们的质效和质控;四是各地要建立卒中专项办公室,特别要建立高原地区卒中“专班”,鼓励和支持各省各地召开卒中推进会,加速卒中减残试点区的建设进程,全面推进国家百万减残工程迈上新台阶。

曹雷主任在《2024年全国卒中中心建设工作进展和下一步规划》的报告中表示,2025年将重点探索卒中中心分层建设,启动基层卒中中心建设,广泛开展规范化现场调研指导,推进符合中国特点的卒中中心建设。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范玉华教授介绍了“广东省百万减残工程工作推进经验”。她表示,广东省的核心内容是行政主导、专家现场培训指导及科研提升。她详细分享了广东省卒中中心建设经验,为我省及高原地区卒中中心建设带来启发与借鉴。

韩建峰副院长在《高原地区脑卒中防治现状与卒中中心建设进展》的报告中提出,要依据高原地区实际情况开展专项研究,完善并在《中华医学杂志》发布高原地区卒中中心建设指引标准,组织编写高原地区卒中中心建设工作手册,为高原地区卒中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与规范指导;开展高原地区相关研究,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探索高原脑卒中诊疗救治新模式,助力提升我国脑卒中防治水平。

国家卒中学院西北分院院长、陕西卒中专科联盟主席、西安交大一附院学科带头人屈秋民教授在《联盟全域覆盖,助力卒中防治工作落地》主题报告中指出,应从多方面推进卒中防治工作,包括加快卒中中心建设、推动关键适宜技术向基层下沉、深入开展“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积极建设卒中急救地图、培训信息员队伍、搭建陕西卒中专科联盟平台以及持续推进多中心临床研究,以此促进卒中防治工作落地见效,提升卒中整体防治水平。

在大会期间,正式发布了陕西省卒中急救地图的第五版,并表彰了咸阳市、宝鸡市、延安市3个先进卒中专科联盟,20家优秀卒中中心建设医院,高陵区医院、鄠邑区中医医院、眉县中医医院3家中风识别行动优秀单位。

曹雷主任、屈秋民教授主持了“2025年全国高原地区卒中中心建设启动会”。西安交大一附院副院长韩建峰、中华医学杂志主编吕相征、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杨晋、吉训明院士等分别致辞。会上,隆重举行了“高原地区卒中中心建设标准”发布、“高原地区卒中中心建设工作手册编写”启动,与西藏“高原地区卒中中心组团式帮扶签约”等仪式。

韩建峰副院长做了《高原地区脑卒中防治现状与卒中中心建设推进方案》的报告,他通过详实的数据,清晰展示出高原地区卒中中心建设问题的全貌,并提出了2025年的工作重点,要推动高原地区各省市卒中中心建设、制定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开展远程卒中会诊指导、技术培训、卒中关键适宜技术培训、高原地区相关研究以及发表相关标准及建设手册等。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曹红梅教授以《高原环境下脑卒中预防与治疗的关键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为题作报告。她深入剖析了高原地区在卒中中心建设、治疗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这些难题,详细介绍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为高原地区脑卒中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10余个省份的与会专家教授们结合报告内容及高原地区卒中防治的难点和独特性,深入探讨高原地区脑卒中防治策略。明确了2025年高原地区卒中中心建设任务,为高原卒中中心建设提供全新的平台与契机。

陕西卒中专科联盟工作推进会分论坛由屈秋民教授担任主席,陕西省9个地市卒中专科联盟主席做了主题报告。屈秋民教授在《全省三级、二级卒中中心建设评价工作安排与评价指标解读》中表示,期望通过此次实施新标准的卒中中心评价,准确反映各卒中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将集中评价与日常质控指导相结合,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推动卒中中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陕西省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秘书长高毅军在《聚焦2025年陕西卒中专科联盟工作,扎实谋划,落实各项任务》报告中,全面总结了2024年度联盟工作成果与经验,部署了2025年度的重点工作任务与计划。他表示,脑卒中防治是政府主导、卫健行政部门牵头主抓的重要工作,陕西卒中专科联盟为全省脑卒中防治工作成绩的取得做出了积极努力。新的一年,继续群策群力,形成合力,积极探索,为推动陕西省以及高原地区的脑卒中防治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风识别行动分论坛由陕西卒中专科联盟中风识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咸阳市卒中专科联盟主席、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鱼丽萍担任主席,并做了《陕西省中风识别行动总结及2025年工作规划与部署安排》报告。西安市120急救中心主任赵勤鹏,我国中风识别120创始人、上海闵行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赵静,以及全省各地市医院的专家、学者共享经验。论坛从最新研究进展、临床识别技巧、体系建设以及经验分享等多个维度进行报告,进一步强化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为后续工作改进和规划提供宝贵意见。

医护融合健康管理与临床研究分论坛由陕西卒中专科联盟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总护士长屈彦、神经内科商苏杭担当主席。屈彦主委做了《陕西健康管理专委会工作总结与工作规划》报告,商苏杭博士做了《临床研究选题技巧》科研讲座。西安交大一附院护理部主任李洁琼、医务部主任胡婷婷、陆港医院业务院长李红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蓉、湖南省脑病医院副院长石小毛、内蒙古自治区医院高瑞江等分别进行了论坛报告,来自宁夏等地的代表进行了优秀脑心健康管理病案展示。论坛围绕医护协同在健康管理和临床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与创新模式,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陕西卒中专科联盟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出血性脑血管病/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分论坛由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于嘉担任主席,并在成立的陕西卒中专科联盟神经介入专委会上当选为主任委员。陕西卒中专科联盟颈动脉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长安颈动脉分论坛由西安交大一附院血管外科副主任杨林担任主席,并在成立陕西卒中专科联盟颈动脉外科专委会上当选为主任委员。在两个论坛上,分别选举了各自专委会的副主委、常委及委员,来自全省相关领域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分别在两个论坛上,共商神经介入以及颈动脉外科诊疗的优化策略与发展前景,为脑卒中防治领域的专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大会是陕西省以及我国高原地区脑卒中防治工作的重要动员部署会议。展望未来,在各级卫健部门主导和支持下,广大医务人员群策群力,必将持续推动卒中中心建设,提升卒中防治水平,开启高原地区脑卒中防治事业新篇章。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