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主页新闻 > 正文

主页新闻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心血管年会在西安开幕!

发布时间:2025-09-21   文章来源:心内科    作者:熊英   责任编辑:   (点击:)

长安古韵秦腔激昂,丝路驼铃见证时光流转,兵俑凝神共叙守护“心”章。9月19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心血管年会、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介入心脏病学大会、2025长安心血管病学大会在西安开幕。众多专家学者相聚这座承载着千年古韵的历史名城,共同回顾心血管病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描绘心血管健康事业发展的新蓝图。

胜友如云见证开幕 致辞寄语学科未来

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出席的人员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王欢副书记,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赵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存泰教授;EuroPCR主席William Wijns教授,EuroPCR Martine Gilard教授,ACC Akshay K. Khandelwal教授;陕西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磊先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大会执行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主持了开幕环节,马长生教授、王欢副书记、赵岚副主任先后致辞。

马长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年会始终是中国心血管领域的核心交流平台与风向标,本次大会继续秉承“传承创新、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全面展现我国心血管防治事业的最新成果与研究进展,博采众长,共同推动中国心血管事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王欢副书记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她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随后表示,西安交通大学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在心血管器械国产化等领域持续攻关,努力突破“卡脖子”技术,让更多创新成果惠及患者。

赵岚副主任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她在致辞中提到,陕西省卫健委高度重视心血管防治工作,在国家卫健委和省委、省政府指导下,在全国心血管专家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相信此次大会的召开,将有力推动全国和陕西省心血管病防治迈上新的台阶。

袁祖贻教授主持开幕环节

致敬前辈传承精神 鲐背荣誉授予仪式

九秩沧溟,镌刻生命深度;千丝霜雪,织就大爱华章;虽‌鲐背之年,仍初心不改。为致敬心怀深厚医者情怀的老一辈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特别设立“鲐背荣誉”,向他们为我国心血管医学事业倾注的无私奉献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于波教授主持

开幕致辞后,大会迎来鲐背荣誉授予的高光时刻,仪式由于波教授主持。中日友好医院柯元南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蔡运昌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峻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唐朝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黄捷英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任自文教授获此殊荣。马长生教授、韩雅玲教授、于波教授上台与老一辈专家合影留念。

系统梳理共享成果 心血管领域研究年度进展

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是驱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袁祖贻教授梳理介绍了过去一年中国心血管领域在此方面取得的进展与突破。

冠心病介入领域

FLAVOUR II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团队,The Lancet 2025)

研究发现,在非复杂冠心病患者中,基于血管造影的FFR指导的PCI策略在临床结局上不劣于IVUS指导的PCI策略,且具有减少支架植入的优势。

REC-CAGEFREEI研究(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陶凌教授团队,The Lancet 2025)

研究证实,药物涂层球囊联合“补救性支架”策略治疗de novo冠脉病变1年靶血管失败率非劣于直接DES,推动“介入无植入”理念进入主流指南。

抗栓研究系列包括:BRIGHT-4研究、OPT-BIRISK研究和ULTIMATE-DAPT研究,这些研究分别由韩雅玲教授、陈绍良教授牵头,均被纳入2025年ACC/AHA指南,为指导临床实践提出中国方案。

心力衰竭领域

PANDA-II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董建增教授团队,The LANCET 2025)

研究表明,对于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出院前接种流感疫苗能够提高其生存率,并降低其在接下来1年内再次入院的可能性。

SUMMIT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团队,NEJM 2024)

该研究是全球首个,证实GLP-1/GIP双激动剂Tirzepatide在HFpEF合并肥胖人群中显著减少心衰恶化及心血管死亡的Ⅲ期研究。

高血压领域

CRHCP研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团队,The Lancet 2025)

研究表明,强化降压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提供了强化降压领域权威循证证据,为国际高血压管理指南的优化提供了决定性参考。

ESPRIT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静教授团队,The Lancet 2024)

研究纳入11255例心血管高危患者,证实强化降压(收缩压<120 mmHg)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为亚洲人群强化降压策略提供最高级别证据。

Netrod-HTN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团队,Eur Heart J 2024)

研究显示,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显著降低了药物控制不佳高血压患者的诊室及24小时动态血压,安全有效。

心律失常领域

PROMPT-AF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团队,JAMA 2024)

研究显示,“改良2C3L”消融策略(联合Marshall静脉化学消融)使持续性房颤12个月无复发率显著优于传统肺静脉隔离,成为写入国际共识的“中国方案”。

结构性心脏病领域

TAILOR-TAVR、J-Valve TF、LuX-Valve Plus、DragonFly/ValveClamp和K-Clip等研究/器械试验均发布了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中国在主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等领域的原创数据正快速走向国际舞台,展现了瓣膜技术的中国力量。

肺血管及外周血管领域

IgG N-糖链预测PAH(广东省人民医院荆志成教授团队,JACC 2024)

研究证实,IgG N-糖链是肺动脉高压(PAH)独立预后标志物,IgG N-糖链可显著改善现有PAH预后模型的预测性能。

基础研究领域

肠道菌群代谢的神经酰胺成为AS靶点(北京大学医学部孔炜教授等团队,Nature 2025)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代谢物——神经酰胺(Ceramides),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受体,诱导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为AS的抗炎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袁祖贻教授总结道,过去一年我国心血管领域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努力弥补的差距;成立中国临床心血管医生RCT协作组,能助力我国RCT更快速发展。展望未来,希望与基础科学家、药学家和企业界合作,在创新性药物和器械等研发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纪念讲座  深切缅怀蒋文平教授

纪念讲座作为历届年会的重要环节,总能让人动容。此次年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蒋彬教授进行了“蒋文平教授纪念讲座”,回顾了蒋文平教授医者仁心的一生,讲述了老一辈专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蒋文平教授在医疗、科研、教学一线辛勤耕耘60余年,为我国心血管病事业,尤其是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开创了我国心脏电生理学事业,是中国心电生理学的学科带头人、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对于医生这一职业,蒋文平教授曾留下这样的话语:“ ‘蒋医生’三个字无关年龄、官职、资历,白大褂穿起来,便可以做一辈子‘蒋医生’。医生一是要认真,二是要对病人有同情心。”

山高水长 医道长存。蒋文平教授留下的杰出学术成就和宽阔的人生境界,将激励后辈不断追求卓越,攀登新的高峰。

汇聚众智,传承创新,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本次大会以更开放的姿态,搭建了行业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专业平台。未来,大会将坚守初心,凝聚全体心血管人的力量,为提升疾病诊疗水平,筑牢国民健康防线,推动我国心血管事业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