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郑大一附院王成赠党委书记和余祖江副院长带领团队90余人,将我院感染科作为对标建设科室,就学科建设开展深入的线上交流研讨会。
郑大一附院感染科在开展学科建设过程中,与国内头部感染病学科开展交流。经过我院感染科何英利主任与郑大一附院感染科梁红霞主任的沟通,本周一,郑大一附院王成赠党委书记和余祖江副院长带领感染学部90 余人,交大一附院感染科何英利主任、赵英仁学科带头人,及两院感染科的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参会100余人。会议围绕感染科的学科建设、亚专科发展、特色教学、科研实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首先,梁红霞主任介绍与会领导、专家与嘉宾。郑大一附院王成增书记和余祖江副院长、交大一附院赵英仁教授分别为会议做了重要讲话。促进两院更好的融合、交流,加强深层次的多维度的合作,有利于两院感染科快速发展。


接着,郑大一附院梁红霞学部主任对该院感染性疾病医学部整体运行情况做了汇报。科室拥有八个病区,280余张床位,以及肝病、感染、肝癌等亚专科。在科研方面,该科室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了大量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相关的论文。然而,该科室也面临着亚专业细化、教学瓶颈、人才发展不均等问题。
交大一附院感染科何英利主任则以“担使命、建国中、促发展”为主题,分享了我院感染科在高质量发展及规划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为郑大一附院感染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然后,进入了激烈的讨论环节,在交流过程中,郑大一附院感染科孙长宇、李志勤、孙冉冉、李娟、任志刚、曾庆磊等各位学部副主任及病区主任首先介绍了各自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并就所遇到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学习交大一附院感染科在人才培养制度、临床研究队列和生物样本库建设制度、教学管理及精品化课程申报等方面的经验,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其后交大一附院感染科刘锦锋、杨瑗和石磊三位副主任分别就各自科研、教学和临床亚专业等方面介绍了经验,尤其是近年来我院在乙肝母婴阻断指南编写、校级精品课程申报、出血热早期诊断试剂盒研发和转化、发热门诊和病房运转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经验。通过对比和分析,两院感染科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郑大一附院梁红霞学部主任和交大一附院何英利主任共同表示做好科室发展之策,深入交叉融合,在临床和基础研究、研究生培养、疑难病例诊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学科跨越式发展。
此次线上沟通交流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两家医院的感染科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也为推动我院感染科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合作将更加紧密、成果更加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