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创新引领】引领“西交方案”,开创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6-07   文章来源:心血管外科    作者:王飞扬 刘倩   责任编辑:张潇丹   (点击:)

近年来,心血管外科坚持立足临床实践,结合患者需求,放眼学术前沿,累计牵头30多项与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心脏移植、大血管创新术式相关的全国多中心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initiated trial,IIT),取得10多项临床研究成果。团队成员多项原创成果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IF:39.3)、JAMA IM (IF:44.0)发表或在欧洲心脏病大会(ESC)、国际微创心外科大会(ISMICS)进行专题发言。这种聚焦临床问题开展探索,通过创新研究寻找破解之道的思路,也鼓舞着团队成员在临床工作中的不断创新,而微创心脏外科手术“西交方案”正是这种创新实践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命运多舛 七旬老人胸闷气短,面临二次换瓣

十几年前,张大爷(化名)因二尖瓣狭窄在当地医院行开胸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手术。术后张大爷恢复良好,生活也逐渐回到了正轨。然而,最近几个月,他再次开始感到胸闷气短,甚至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他的二尖瓣生物瓣衰败,同时主动脉瓣也出现了大量反流,需要再次进行瓣膜置换手术。

“我都快70岁了,再做一次开胸手术,还能撑过去吗?” 张大爷坐在医生办公室里,手心紧握,额头沁出了细汗,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焦虑。上一次开胸手术的记忆仍历历在目,那段漫长而痛苦的恢复期让他至今难忘……

微创换“心门”,领先技术带来新希望

为了寻求更小的创伤和更快的恢复,张大爷拿着之前的病历资料忐忑地走进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闫炀教授的诊室。经闫炀教授的细致诊疗,认为张大爷的情况可以不开胸,采用微创的方式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在减少创伤的同时,也能快速康复。这一消息让他如释重负,带着对医生的信任和家人的支持,张大爷接受了第二次心脏手术——微创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

手术由闫炀教授主刀,经肋间小切口入路,伤口仅5cm,避免了传统心脏手术开胸劈骨的巨大创伤。术后当天张大爷便脱离了呼吸机。出院那天,他满怀感激地告别了医生和护士们。他知道,正是他们专业的领先技术和关爱,让他重获新生。

聚焦微创,“西交方案”破壁而生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与创新,越来越多的心外科专家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个体化、高水平的微创治疗方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抢抓机遇,在心脏微创手术技术领域深耕细作,精进臻善。现已常规开展包括微创单瓣膜、多瓣膜、大血管、心脏占位、冠脉搭桥、先天性心脏病、心室辅助等多种类型微创心脏手术,治愈好转率达97.71%,同时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微创多瓣膜置换、微创冠脉搭桥同期室壁瘤切除和室间隔穿孔修补、微创心脏不停跳下左心室辅助植入等高难度多病种复合性心脏微创手术。目前微创心脏手术占比高达47%,其中微创瓣膜手术占比90%以上,居全国第一。2022年科室取得了体外循环下微创多瓣膜手术量全国第一,微创主动脉瓣手术量位全国第三,微创二尖瓣置换手术量全国第四的佳绩。

尽管微创心脏手术可以大幅降低由外科创伤导致的并发症风险,简化术后护理,并减少康复费用,越来越多患者也更愿意接受微创手术,然而有能力开展大型心脏外科手术的医院数量有限,能够稳定开展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医院更是屈指可数,医疗需求和医疗水平之间存在严重不匹配。为了让更多医生了解和掌握微创心脏手术技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提出 “西交方案”,针对一系列心脏外科手术提供微创术式,在保证原有手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微创切口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促进患者康复,让患者享受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头雁引领,点燃我国微创心脏技术新引擎

为深入推广“西交方案”,提升我国医疗机构在心血管疾病微创诊疗技术,自2020年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充分发挥心脏微创技术“头雁作用”,连续四年成功主办“微创中国行——微创心脏外科研讨会”、 “多中心瓣膜置换技能培训”和多场“心外科手术直播”,全面展现了微创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和实战经验。2023年5月开始,开设多期微创心脏外科技术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新疆、宁夏、河南等全国多地区心血管外科专业的医护人员前来学习交流。2024年3月,科室牵头,联合浙江省人民医院、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立“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微创心脏大血管外科培训基地”,同时举办 “心之盟”微创心脏大血管手术技术培训班。截止目前,科室共主办23期微创心脏外科培训班,吸引了全国四十余家兄弟医院的外科医生、体外循环医生、麻醉医生、护理人员等80余名专科医护人员来我院学习微创心脏手术 。

通过微创技术的培训和交流活动,“西交方案”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同时也为医院的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基础。正是在这种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赢得了全球同行的关注。

走向国际 “西交方案”亮相ISMICS大会

2024年5月29日至6月1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勇新教授和周和平教授受邀前往希腊,参加了享誉全球的2024国际微创心外科大会(ISMICS)。ISMICS大会是微创心脏外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之一,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和分享微创心脏手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在大会上,两位教授详细介绍了西交微创手术策略,重点阐述了微创Bentall、微创二次手术等在心脏疾病治疗中的创新方法及其显著疗效,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和数据,全面展示了微创手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加快患者康复方面的优势。他们的精彩演讲展示了医院在微创心脏外科领域的强大实力,来自美国、日本的多位教授提出将会前往西安交大一附院学习微创技术,这也为推动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搭建了桥梁。许多专家在会后表示,西交团队的研究和实践为全球微创心脏外科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新的思路。

向“心”而行,3个月全球手术直播为医疗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惟实励新,笃行致远。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以精湛的技术和不懈的努力,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命的重生。为进一步展示“西交方案”的技术优势,推动心血管外科微创技术专业化、规范化、个体化的发展和普及,团队打破常规,将于6月15日启动为期三个月的全球手术直播。这一系列直播不仅是技术分享的窗口,更是全国医生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实时手术直播,医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手术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挑战。同时,互动性强的直播形式将让医生们能够即时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极大地提升学习效果。

“西交方案”的推广不仅有利于提升科室的学术地位及软实力,同时作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术式,向全球的心脏血管中心医师提供一种优秀的新型手术方式,进一步优化了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方案,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持患者至上的理念,以敢闯敢干加实干的热情,为我国微创心脏手术的发展积蓄人才新动能,奋力谱写中国医疗服务技术新篇章!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