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在爱眼日当天及中国器官捐献日来临之际,西安交大一附院六六爱眼日器官/角膜捐献移植主题艺术作品落成仪式在门诊四楼举行,医院党委副书记韩菊,院长助理王铮,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薛武军,爱心公益大使黄飞春、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科主任丁晨光,宣传部副部长刘炳圻、门诊办公室副主任吴楠,患者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金金、眼科主任裴澄、副主任黎黎、眼科及红十字眼库的工作人员参加仪式。落成仪式由宣传部副部长敦旺欢、眼科胡亚光共同主持。

王铮院长助理表示,精湛的医学离不开人文精神,把医学服务的目标锁定在满足人对身心健康的需求必不可少,本次粉色河马HippoGo艺术作品落成交大一附院,正是在医学内容的基础上传递出更多的人文关怀,他希望通过该艺术品的落成,向全社会展示爱和光明,让这份爱心生生不息。

薛武军教授表示,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体现了生命的延续和光明的呈现,体现了生命和艺术的价值,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到器官移植和角膜移植的志愿队伍中来,拯救更多的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让更多患者重见光明,得到生命的延续。

艺术家黄飞春老师介绍了粉色河马「HIPPO GO!」原创IP的设计初衷,该艺术品象征着勇于向上迈步的精神,鼓励大家勇于关注器官捐献移植这神圣的爱心传递的理念,本次跨界合作不仅为医院增添了一抹温馨,也让更多人关注了解角膜捐献移植技术的重要性与帮助患者重见光明的意义。

眼科裴澄主任介绍了眼科的发展与移植工作,他表示,眼科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正在快速发展。近几年,角膜移植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自2018年以来,每年角膜移植手术量不管攀升, 目前科室可以开展各种类型角膜移植手术,比如角膜内皮移植,深板层移植,飞秒辅助的角膜移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器官捐献和角膜移植工作,眼科也将继续致力于角膜移植专业,为更多角膜移植患者的健康助力。

随后,韩菊副书记、薛武军主委、王铮院长助理、黄飞春老师、裴澄教授、丁晨光教授、黎黎教授为艺术品揭幕,黄飞春老师为医院颁发授权证书,韩菊副书记、薛武军教授为爱心公益大使黄飞春老师颁发爱心捐赠荣誉证书。



活动现场还邀请了五位接受过角膜移植的患者,他们在眼科黎黎教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重见光明,患者用朴素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刘炳圻副部长、吴楠副主任、刘金金副主任向患者赠送了礼物,祝福患者重见光明。
韩菊副书记代表医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谈到,医学的初心是关爱和尊重,本次爱眼日主题活动,正是传达了医学的终极关怀理念。她希望医学能通过一系列人文关怀活动,穿透人文和科学,穿透感性和理性,穿透社会关怀与终极关怀,能让医学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得到更好的体现,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为病患和医学献出爱和关怀,让人民更健康,让医学发展的更高更远。

角膜,眼球最前部的半球形组织。它是眼内结构安然维稳的重要防线。光穿过它,穿过一道道它保护下的介质,形成了视觉。可就像大火将建筑烧成灰烬,酸碱腐蚀后角膜亦被溶解。反复侵蚀后的角膜组织分崩离析,角膜移植成为复明的唯一通路。
重建角膜这一穹顶,少不了供体这一支柱。目前我国约400万角膜病患者中,每年新增十万等待通过角膜移植复明的患者约半数之多,但由于角膜供体不足,每年全国不足一万例,大量患者只能被动地等待捐献。帮助被动的患者伸出求助的触角,让更多穹顶之下的人听到这片声音并有所回响,移植率将无疑获得提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其对先进医疗技术的不断深耕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而闻名,此次与艺术家联动公益宣传合作,更是开创了医学公益宣传先河。此次合作中,由角膜移植专家黎黎教授发起,受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领导们及艺术家黄飞春的鼎力支持。黄飞春工作室将旗下著名原创IP粉色河马「HIPPO GO!」以免费授权作为爱心捐赠的方式用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用于角膜移植的相关公益宣传,传递温暖与爱心,支持和促进角膜捐献移植事业。而这只可爱温暖的河马,正是这一声又一声回响的传递者。它秉持着勇于向上迈步的精神,手抱爱心,在象征着生命传递的爱心信件上不断攀登。LED醒目的数字关联着器官库实时更新的捐献数据,铸就了粉色河马向上攀登的基石。

在6月6日全国爱眼日之际,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总院区门诊广场、眼视光中心与屈光手术中心和东院区门诊大厅进行多点多学科义诊活动,为所有参与者提供免费的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电脑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希望通过此次义诊活动,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眼健康,增强爱眼护眼的意识,及时发现和治疗眼病,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眼科还举办了科普进校园活动,交大一附院眼科团队走进交大本部幼儿园、交大附小(兴庆校区)、省委机关幼儿园、陆港第七小学和交大一附院幼儿园等多所学校,开展“全民爱眼、守护睛彩”科普大讲堂进校园活动,普及近视防治知识,提高眼健康知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