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感染科申请了“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GCP项目,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已经与2024年11月顺利开展。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引起以急性黄疸加深、凝血功能障碍为肝衰竭表现的综合征,短期病死率高的急危重症,疾病进展迅速,患者常因多器官衰竭和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死亡。
异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是细胞治疗产品,是从骨髓捐献者骨髓中分离得到的多能干细胞,通过在体外分离和规模化扩增得到临床级的细胞制剂。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能力,可以通过细胞接触和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抑制 T 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分泌,可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肝组织坏死和炎细胞浸润区域。

通过前期一系列的筹备与准备,“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项目在感染科药理基地正式启动。经过充分知情和严格筛选,一例30多岁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符合所有的入选标准,不符合任何一项排除标准,成功进入基线。在何英利主任带领下,在杨瑗副主任,李建洲医生的现场指导下,2024年11月24日下午15;43分,此项目首例筛选成功受试者开始首次用药。在用药的过程中,研究护士朱娅鸽老师忙于给病人讲解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自觉症状。为了预防细胞沉淀,需要每5分钟上下摇晃输液袋。16:40分,病人首次用药顺利结束,大家悬着的心才趋于平静,患者及家属也露出来满意的笑容。


交大一附院感染科药理基地是2006年起被批准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是SFDA批准的药物研究资深机构;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传染病专项滚动支持及60余项注册类新药的临床研究。感染科研究团队,秉持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科研素养参与各类临床研究。构建新药研发与临床需求的桥梁,为新药上市提供临床依据,也为医生的治疗提供“武器”,让患者提前享受到最新、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也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医疗事业的发展,药物以及器械等注册类项目的临床研究功不可没,安全、有效 创新是临床研究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