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医疗技术】精准麻醉赋能舒适化诊疗 陆港院区实现全周期医疗“无痛升级”

发布时间:2025-03-22   文章来源:麻醉手术部(麻醉)    作者:冯梦颖 邓斌 方芸   责任编辑:刘会婷   (点击:)

舒适医疗全覆盖:麻醉手术部保障完成首例全身麻醉下支气管镜检查

3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麻醉手术部与呼吸内科团队协同完成院区首例全身麻醉下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此前,气管镜检查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方法,这种方式也可以减少窥镜置入后的不适感。但由于局麻的局限性,患者在清醒中接受检查,其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及检查操作引起的疼痛不适,使很多人难以接受和配合检查。此次在邓斌副主任指导下,麻醉团队的赵莎、马治主治医生凭借精准的镇静镇痛技术与呼吸循环全程动态调控,确保患者在术中生命体征全程平稳,术后迅速苏醒且无并发症。陆港院区首例全身麻醉下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实施,标志着陆港院区“舒适化诊疗”体系迈入精准化、全程化的新阶段。

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重要实践基地,陆港院区麻醉手术部始终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为纲领,始终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的核心要求,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医学学科优势,以精湛医术为基,以人文关怀为本,以“患者无痛、家属无忧、诊疗高效”为目标,深耕舒适化诊疗领域,自2024年12月31日开诊以来,陆港院区麻醉手术部不断拓展舒适化诊疗服务范围,基于MDT(多学科联合诊疗)理念,扩展舒适化诊疗外延,开展舒适化服务进病房、进临床项目,推动了多项舒适化服务,努力构建覆盖多学科、全生命周期的舒适化诊疗网络,推动“无痛医院”建设纵深发展,让患者从检查到治疗全程感受“技术有精度、服务有温度”的医疗体验。

无痛消化内镜:舒适安全诊疗,助力高危患者获新生

胃肠镜检查从“谈镜色变”到“舒适筛查”,离不开麻醉技术的革新和麻醉团队的保障。自开诊以来,麻醉手术部与消化内科紧密协作,累计完成胃肠镜检查及治疗700余例,覆盖从常规筛查到复杂介入的多维度需求。其中一例BMI仅11的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诊疗案例引发广泛关注。面对患者极度虚弱的生理状态,麻醉团队通过个体化麻醉方案设计、精细化容量管理及多模式镇痛技术,实现术中循环稳定、术后24小时内经口进食的突破性成果,充分彰显麻醉学科在危重症患者围术期管理中的重要价值。

妇产科舒适化诊疗:全天候守护母婴安全,打造女性健康港湾

围绕“打造西北地区孕产妇健康管理标杆”的院区定位,在“打造孕产妇友好型医院”的愿景下,陆港院区麻醉手术部将舒适化理念贯穿妇产科诊疗全流程。

分娩镇痛:24小时全天候服务,通过椎管内镇痛联合个体化药物方案,使分娩镇痛率达到95%,让产妇在清醒舒适中迎接新生命,目前已开展近30例。同时,邓斌副主任、张露副护士长还积极参与陆港院区孕妇学校授课,为“准妈妈们”就分娩镇痛答疑解惑。

无痛人流与宫腔镜:采用超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实现“睡梦中开始,清醒后结束”,术后30分钟即可离院,目前已开展120例。

急危重症救治:作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针对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急危重症孕产妇,建立多学科“黄金30分钟”响应机制,以快速响应能力和精准血流动力学调控技术,为母婴安全构筑坚实防线。

全身麻醉下支气管镜诊疗:突破“舒适化禁区”,破解高风险难题

全身麻醉下支气管镜操作曾被视作“舒适化禁区”:需在开放气道条件下维持氧合与循环稳定,同时为术者提供清晰视野,麻醉管理难度大、风险高,对麻醉医生的技术和应变能力是极大考验。陆港院区麻醉团队通过技术创新破解难题。

可视化精准化麻醉管理:根据患者可视及实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和靶控给药技术,精准调整药物输注和麻醉深度,避免过度镇静导致的呼吸抑制。

高频喷射通气联合声门上气道装置:在开放气道条件下维持氧合,为术者提供清晰视野,同时保障患者舒适无痛和诊疗安全。

术后快速苏醒系统:应用特异性麻醉拮抗药物,使患者平均苏醒时间缩短至10分钟,真正实现“无痛检查,无忧复苏”。

在首例全身麻醉下支气管镜诊疗中,麻醉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实时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及靶控药物输注,动态调整用药与呼吸参数,确保患者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治疗,术后5分钟患者清醒,2小时即恢复自主活动,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开辟了安全高效的诊疗路径。

全身麻醉下介入治疗:舒适护航复杂脑血管病手术,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针对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成形等高风险手术,麻醉团队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等临床科室建立“术前评估-术中护航-术后随访”全流程协作机制,以舒适化理念重构围术期管理,目前已完成全身麻醉下介入手术121例。

术中“双目标管理”:通过脑氧饱和度监测联合控制性降压技术,平衡脑灌注与全身循环稳定,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急诊介入“极速通道”:建立麻醉快速诱导标准化流程,为脑卒中、血管破裂患者争取救治时间窗。

多模式镇痛:结合神经阻滞与自控镇痛泵,使术后疼痛评分(VAS)降至3分以下,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3月21日,我院吕毅院长及马辛格书记带队视察陆港院区,对麻醉手术部开展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提升全链条舒适化诊疗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院领导希望:麻醉团队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展全链条舒适化医疗服务,促进学科强质增效,将“无痛、安全、高效的理念转化为临床实践,提升患者就医和诊疗的满意度,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助力陆港院区高质量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麻醉工作涵盖了综合手术室、内镜中心、介入手术室、产房、门诊等。2025年1月和2月份麻醉工作总量为3198台(次),其中综合手术室麻醉1661台、内镜麻醉547台、介入手术麻醉91台、门会诊739人次;2月份麻醉工作总量、综合手术室麻醉、内镜麻醉、介入手术麻醉、门会诊较1月份增加38.7%、44.6%、39.9%、84.7%、99.2%。先后协同临床科室开展了“新、精、难、危”手术的麻醉保障,如孕产妇突发羊水栓塞紧急救治、阿尔茨海默病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颅后窝巨大肿瘤切除术、脑深部电极植入术、磁锚定减戳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舒适化等。未来,陆港院区麻醉手术部在朱耀民主任指导下,将继续把“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麻醉医疗服务各个环节,努力打造全链条围术期精准麻醉管理体系,以匠心技术诠释医学温度,让每一次诊疗都能享受安全与舒适,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舒适化诊疗,不仅是对疼痛的告别,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