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卫生中心党支部联合国家卒中学院西北分院、陕西卒中专科联盟、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新医青工作室”主办的“脑心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宣讲团工作布置会在校苑北楼301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战略部署,以“健康雁塔行”中风识别行动方案为指引,旨在通过“校-院-社区”联动模式,构建脑卒中与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科普新体系,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注入青春力量。

国家卒中学院西北分院、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陕西卒中专科联盟秘书长高毅军,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卫生中心支部书记、副主任护师赵小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李青莉,陕西卒中专科联盟宣传团队及办公室工作人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卫生中心党员同志、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新医青工作室”学生代表刘纯豪等20余人出席会议。赵小利支部书记主持会议,学生代表刘纯豪详细介绍了本次社会实践的具体工作规划与安排,高毅军秘书长对其团队工作规划进行了动员部署与指导。






“精准科普+数据赋能”双轨并进
大学生宣讲团11支队伍以“精准科普+数据赋能”双轨并进,织密脑健康防护网。学生代表刘纯豪讲解大学生宣讲团队伍将于7月20日起进入陕西自然博物馆“生命之光”展厅,面向青少年开展脑结构互动讲解,以儿童为纽带带动家庭,破解健康知识科普难题;雁塔区三支分队将配合“健康雁塔行”中风识别行动,深入社区开展血压、血糖筛查,并为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高陵区、长武县学生分队聚焦留守老人群体,连续三年跟踪开展高血压防控工作;新疆哈密、江西上饶、四川大邑三支外省队伍,则结合当地饮食文化特点研究卒中风险因子 —— 其中新疆分队针对当地高脂高糖饮食习惯,启动高血压防治 “回头看” 行动。



寄予骐骥,达成共识
1.回顾现状
高毅军教授代表陕西卒中专科联盟对大学生宣讲团工作安排给予积极回应,以数据警示健康治理紧迫性:“我国高血压患者达2.45亿,超重肥胖人群1.4亿。这些‘沉默的危机’正威胁全民小康根基。”强调了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大学生宣讲团的努力,普及健康知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2.方向与骐骥
高毅军教授特别提出“走进军工,服务国防”的重要方向,他指出,宣讲团应积极走进国防科研单位,为“隐姓埋名一辈子的军工前辈”提供心脑血管健康义诊服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关心和维护国防军工人员的健康,通过专业的医学服务和健康宣教,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他们守护大国重器,我们守护他们的健康。”高毅军教授强调。
3.思想共识
最后高毅军教授阐述了陕西卒中专科联盟办公室的思想共识:希望大学生宣讲团在国家卒中学院西北分院、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等单位的支持下,拿出思考,立足交大,服务地方,建立好自己的根据地。鼓励宣讲团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深化与社区、高校的合作,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与研究水平,持续增强团队的专业影响力。





聚焦行动意义与领导部署
1.遵守规定,提升技能
赵小利支部书记重点强调了学生进社区,特别是进国防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安全规定,切忌随意拍照和网上传播;在收集人口资料和患者隐私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她介绍,社区工作将采取义诊与健康宣教相结合的形式,并引入长期健康管理理念,通过建立微信群实现服务的持续跟进。赵小利特别强调宣教内容的准确性,要求由专业团队严格审核,并提供线上解答,确保服务质量。最后,她提出将在一年后进行效果评估和学生个人成长总结,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勇于创新,提升专业技能。

2.扎实知识,扎根基层
李青莉护士长以三个故事揭示健康盲区: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针头致血糖失控;农忙老人忽视中风前兆延误救治;儿童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反超成人。她深刻指出:医学知识必须扎根基层、深入人心。

3.聚焦目标,携手同行
李建松、刘利君代表宣传团队表示,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大学生宣讲团参加“健康雁塔行·中风识别行动”的意义重大。将携手共同行动,聚焦"早识别、早干预"核心目标,通过大学生青年视角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宣传团队积极进行推广,有效提升公众对中风早期症状的认知水平。期待未来将与大学生宣讲团深度合作,为"健康中国2030"脑卒中防控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此次工作布置会,目标清晰务实:唯有为老人做好预防、教会孩子识破中风信号的明确目标。健康中国,正需要这般“笨功夫”——把知识揉碎了喂给土地,让医学回到人的身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