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由我院及陕西省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委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肿瘤青年创新论坛暨陕西省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古都西安举行。本次大会邀请了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林桐榆教授,陕西省抗癌协会理事长、陕西省人民医院院长宋张骏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肿瘤医院院长南克俊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孙红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同时,还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韩苏夏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姚煜教授做开场致辞。本次会议邀请了7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和交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精准诊疗为共同目标,围绕肿瘤领域的前沿问题和转化研究展开深度交流。

大会在执行主席郭卉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郭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的自主创新也是医学及肿瘤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次创新论坛旨在通过交流,促进基础和临床的深度融合,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整合,不断加深对肿瘤疾病的认识,最终为肿瘤防治提供更多创新的技术和手段,给肿瘤治疗领域青年学者更多启发,培养更多的肿瘤转化研究的人才。

大会学术交流分为长安论见、跨界纵横、见微知著、有的放失、一线传真、放声高论、刨根问底七大篇章,并另有两大专题讨论会,主要围绕发生机理、治疗手段、成果转化等肿瘤学科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以及前沿进展进行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省内外各位专家大咖、讨论嘉宾也就各自领域面临的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在“长安论见”篇章中,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林桐榆教授首先进行了《2023肿瘤治疗主要进展及思考》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最新ASCO大会的主题报告,将国际最前沿的临床肿瘤学研究成果和治疗技术分享给参会者,提示了未来应该关注的临床肿瘤研究重点方向。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朱波教授做了《肿瘤免疫治疗进展与方向》专题报告,回顾了肿瘤免疫治疗发展概况,引出了肿瘤免疫治疗目前的主要临床问题,并对免疫治疗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随后的“跨界纵横”篇章,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徐峰教授带来了《力医学:从生物力学和力生物学到力病理学和力治疗学》的专题报告,陈述了理-工-医交叉融合探究肿瘤发生发展机理及转化应用的过程,并以BEBC为例介绍了许多交叉成果,指出走交叉融合对于肿瘤精准治疗的重要意义。中华肿瘤杂志社代小秋教授则带来了《临床医生提高研究设计质量的技巧和中华肿瘤杂志的投稿注意事项》的专题报告,就高质量研究设计与稿件同行评议方面重点进行了盘点和梳理。


“见微知著”篇章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志杰教授进行了《肺癌免疫治疗预测和微环境研究》的专题报告,围绕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及肿瘤微环境相关指标展开了详细介绍。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蔡俊超教授就《代谢酶ADH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展开了专题报告,以代谢酶ADH为例推陈出新、总结经验,奠定了后续研究的基础并为肿瘤免疫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在阮之平教授带来的《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与焦敏教授带来的《从KEYNOTE系列研究看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发展》两大专题会后,下半程学术环节“有的放失”篇章,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魏嘉教授带来了《靶向新抗原免疫治疗策略》专题报告,围绕肿瘤新抗原介绍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路径,利用肿瘤疫苗重新激活抗肿瘤免疫及增强免疫治疗疗效,期待未来有更多更好的结果为患者带来福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宋永喜教授则针对《淋巴管新生与肿瘤代谢》进行了专题报告,介绍了淋巴转移途径在肿瘤代谢及转移中的作用与机制,提示了肿瘤发生发展机理研究的新方向。


“一线传真”篇章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书航教授就《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新药研发》展开了专题报告,强调了以临床,尤其是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及转化研究的重要性,就如何进行药物研发进行了详尽的报告,并介绍了如透膜药物、肿瘤疫苗等药物的研究概况。浙江省肿瘤医院宋正波教授带来了《基于肿瘤早期研究的探索》专题报告,针对PD-1/PD-L1早期,特别是I期临床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着重强调了临床研究对于肿瘤治疗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放声高论”篇章中,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侯玉柱教授带来了《肿瘤放疗的免疫学机制》的专题报告,揭示了患者接受放疗后肿瘤微环境的变化及系统性免疫反应,研究了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监视与免疫逃逸,也提示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孟睿教授带来了《晚期NSCLC SBRT联合治疗的进展及探索》专题报告,从SBRT的角度展开了肿瘤治疗不断改进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方式。


在最后一个篇章“刨根问底”,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王堃教授带来了《脊椎动物肺与肝的起源演化模式探究》专题报告,从进化的角度陈述了器官结构功能的改变,为肿瘤的科学研究提示了新机理、新路径、新方法。最后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黄启超教授带来了《线粒体功能形态异常与恶性肿瘤线粒体功能形态异常与恶性肿瘤进展》专题报告,从微观角度介绍了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更是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肿瘤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本次论坛为肿瘤治疗领域的跨地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广阔的交流舞台。大咖专家围绕学科前沿问题,结合一线案例和前沿成果进行了深入而热烈探讨,充分展现了我国肿瘤治疗领域蓬勃生机和良好学术氛围。





最后,大会执行主席郭卉教授与大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孙红教授总结发言,中华医学会肿瘤青年创新论坛暨陕西省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学术年会正式落下帷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次大会聚焦学术科研前沿问题,以丰富多元的研究领域深度交流,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赢得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学科声誉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肿瘤研究必将在交叉融合、创新转化中走向更精准、更高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