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创新 > 正文

医疗创新

【医疗创新】血管“决堤”命悬一线!交大一附院陆港院区血管外科团队凌晨鏖战成功挽救主动脉破裂患者生命

发布时间:2025-02-28   文章来源:血管外科    作者:黄勋   责任编辑:王美英   (点击:)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血管外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一名腹主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患者被紧急送医,命悬一线。在王吉昌教授、黄勋主治医师、贾一凡住院医师及多学科团队的精准协作下,经过数小时高难度手术,成功拆除患者体内的“血管炸弹”。这场与死神竞速的救治,再次彰显了该院血管外科在急危重症领域的顶尖实力。

生死时速:凌晨鏖战,多学科联动抢生机

深夜11时许,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因突发剧烈腹痛伴休克被送至西安交大一附院陆港院区血管外科。经主动脉CTA检查,确诊为腹主动脉瘤破裂,腹腔内已大量出血,血压骤降至50mmHg,生命体征濒临崩溃。血管外科王吉昌教授团队闻讯火速集结,医院同步启动“绿色通道”,麻醉科、输血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协同响应,仅用15分钟完成术前准备,患者被直接推入介入手术室。

毫米级“拆弹”:精准阻断力挽狂澜

术中,王吉昌教授发现患者腹主动脉破裂口直径已达1cm,破口位置与众多内脏分支血管相毗邻。面对破裂血管的复杂解剖结构,王吉昌教授凭借丰富经验,利用导丝“探路”技术精准定位破口,黄勋主治医师、贾一凡住院医师配合完成覆膜支架植入,最终实现血管腔内完美隔绝,内脏分支血管完美保留。

技术创新:从“救治理念”到“器械研发”的双重突破

此次手术不仅依托团队成熟的“危重主动脉疾病综合诊治体系”,更融入了科室自主研发的微创技术。据王吉昌教授介绍,团队近年来致力于复杂血管病变的“精准介入治疗”,已成功解决多例疑难病例,相关成果被国际权威专家评价为“开创性突破”。

科室实力:国家级平台铸就“生命防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与筛查基地、国家首批颈动脉介入培训基地及卫生部外周血介入培训基地,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血管病诊治中心,科室在血管疾病诊疗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和广泛的影响力。

专家提醒:腹主动脉瘤——隐匿的“不定时炸弹”

王吉昌教授强调,腹主动脉瘤破裂死亡率高达85%-95%,多见于60岁以上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该病早期无症状,一旦破裂,“黄金救治时间”仅数小时。他建议5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腹部超声筛查,若突发撕裂样腹痛需立即就医。

术后次日,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可遵医嘱完成简单动作。这场凌晨的“生死营救”,不仅体现了西安交大一附院血管外科团队“毫米级”的技术精度,更展现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责任担当。正如科室主任禄韶英教授所言:“血管外科医生是生命管道的守护者,每一次成功救治,都是对‘健康中国’使命的践行。”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