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急诊中心举办急救技能周周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14   文章来源:急诊中心    作者:张小峰   责任编辑:方芸   (点击:)

为全面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提高大众的自救互救意识,急诊中心每周四上午十点医院南广场准时开展“急救技能,周周讲”急救知识技能宣讲活动。本次急救知识技能活动由急诊中心亢艳丽、王虎两位老师宣讲,教给患者及其家属三种常见实用的急救技能,分别是徒手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术、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

据统计,在我国每年大约有54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但救治的成功率却不到 1%,到底是什们原因呢? 因为猝死患者 87.7%发生在院外,而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 4-6分钟,试问“120”在 4-6分钟能到达现场吗?答案显然不能。如果现场有人在1分钟之内为他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高达 90%,6分钟之后再采取任何措施,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意外无处不在,当意外发生时,除了拨打 120,我们也可以第一时间实施心肺复苏,争取更大的获救机会。所以说人人都会心肺复苏,那么人人也都多了一次获救的机会。

第一项急救技能是:徒手心肺复苏(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一种紧急救援技术,用于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活动现场,老师利用模拟人以及真人进行实景演示,为市民及来院就诊患者及家属讲解了心肺复苏的定义及现场应急处置的相关知识及急救实施步骤和方法。特别是逐次分5步骤详细给大家讲解并演示。此外,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还特意编了个口诀:一呼二叫三按压,畅通气道很重要,人工呼吸不可少,30:2 要记牢。

第二项急救技能是:AED的全称是“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这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AED能够识别需要电击的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从而帮助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这种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被称为“救命神器”。

对于自动体外除颤术AED实际操作,老师们强调要领:“听它说,跟它做”,瞬间消除陌生感,大家都想跃跃欲试纷纷尝试,并亲自体验使用。

第三项急救技能是:海姆立克法(Heimlich Maneuver),也称为海氏腹部冲击法; 通过冲击上腹部,使膈肌突然上升,胸腔压力骤然增加,从而促使气道内形成一股气流,将异物排出。

在活动现场,老师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识别海姆立克征象,分两个步骤,讲解了实施方法:

第一步,站姿正确,确定部位:施救者呈弓步状,前脚置于患者两脚之间,让患者坐在施救者的大腿上,双手从后腰环抱患者,右手握拳,使拳头的虎口(拳眼)对准冲击部位,也就是肚脐上两横指处。左手轻推患者后肩,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巴张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

第二步,快速冲击。左手包裹右手,双手快速有力地,向内上方冲击腹部数次,直到异物冲出。

通俗易懂,“剪刀-石头-布”的急救手法很快刻印在在场所有人的脑海里,为了让大家能真正掌握这门救命技术,鼓励在场的市民、患者及其家属现场练习确保学员能够准确掌握。

宣讲结束后,两位老师还利用假人,对心肺复苏术操作的各项细节及要领,手把手教他们展开实操。对如何判断意识、触摸颈动脉、把控按压的频率和深度等方面进行指导,加深大家对动作的理解。

本次活动帮助广大市民及来院就诊的患者和家属进一步掌握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提高了他们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活动,为推动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贡献力量。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