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东院动态】新坐标,新征程——急症与重症医学科顺利搬迁

发布时间:2023-06-08   文章来源:东院区急诊与重症医学科    作者:许雪琴   责任编辑:王美英   (点击:)

东院区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于五月底全面改造升级并正式启用,标志着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更上一个台阶,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学科建设的优化也为重症患者救治提供了安全保障。

新科室的启用从繁重的搬迁工作开始,考虑到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搬迁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科主任王雪、副主任王军、护士长赵小利、副护士长汪滢不辞辛苦,加班加点,严格部署,带领大家从物品打包、设备装箱到物资供应、危重症患者转运,周密计划,高效行动,全体医护人员凝心聚力,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安全、快速、顺利地完成了科室搬迁工作。

搬迁之后的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医疗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病床增加至45张,床位数较之前增加80%,为十万级层流洁净病房,增设隔离负压病房,同时拥有先进的床单元设施,进一步提升了东院区救治危重症患者能力,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院区重症医学科主要承担院内复杂、危重病例的医疗救治任务;协助各专科新技术、新项目顺利开展;保障突发群体事件医疗救护的需求。目前科内配备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共24台,床旁血滤机4台,超声机1台,电子支气管镜2套,高流量吸氧机6台,灌流机1台,PICCO2监测仪1台,血气分析仪1台,同时还配备除颤仪、降温毯、俯卧位通气等抢救辅助治疗设备。重症医学科开展技能包括:床旁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分离吸附、血浆置换、无创及有创通气技术(高流量氧疗)、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经口、经鼻、气管切开)、空肠营养管置入术、营养支持、危重患者镇静镇痛评估及治疗、动静脉有创压力监测、PICCO2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重症超声技术、脑功能检测技术、心肺功能支持的ECMO技术、脊髓电刺激治疗、重症超声集束化评估、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吸引技术等多项深度监测技术治疗项目,并开设了糖尿病足及难治性伤口专科病房及门诊、开设EICU为亚重症患者提供医疗救治、同时开展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年收治重症感染、高危手术、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300余人次。同时承担医疗、护理教学及科研任务。重症医学科现有医师9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护理人员22人,其中主管护理师5人,护师8人,护士9人。科室拥有一支专业的医护团队,为全院提供24小时无间断、系统的且高质量的危重症救治及护理技术。

随着开诊仪式的举行,东院区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成为了两院区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也是一附院建设医学中心和医疗中心推动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病区的投入使用,将使东院区应急救治体系更为规范化和系统。

“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东院区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精湛的技术、严密的监测、细微的护理”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为生命站好岗,为健康守住门,为患者撑起“生命的绿洲”!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