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人才培养】面向“一带一路”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系列报道——儿科学系积极开展全英文及双语临床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5   文章来源:教学部    作者:儿科学系 教学部   责任编辑:   (点击:)

编者按:我院作为国内最早开设来华医学留学生全英文教学的院校,坚持以文化人,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丝路友谊使者,精心传术育人,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丝路健康守护者,2010年以来累计为“一带一路”沿线及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约2000名国际卫生健康人才,规模居全国之首。95%以上的毕业生回到生源国服务,并成长为全球健康守护者、中华文化传播者及世界和平推动者,体现了出色的全球胜任力。

在当前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关键时期,在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教学部会同宣传部开设了面向“一带一路”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系列报道,供各学科系互学互鉴。

双语交班,育才无界

——儿科学系积极开展全英文及双语临床实践教学活动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还加深了文化交流和医疗技术合作,儿科学系多年来积极开展全英文及双语实践教学活动,涵盖教师英文授课比赛、全英文交班等内容,不仅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医学专业英文水平,还为面向“一带一路”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英语教学能力培训比赛活动:对于医学院校的教师而言,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医学专业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儿科举办了多期教师英语教学能力培训班,利用每周一次的中午时间开展半小时英语教学活动,如英语沙龙、示范观摩教学、英文病例讨论等,邀请我院具有丰富英文授课经验的教师,教学部祁磊副部长、麻醉手术部马吉光副教授等进行全英文示范教学,邀请在读硕士、博士留学生参与英文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交流,提升临床思维。儿科还通过让擅长英文教学的教师在早晨大交班时进行示范教学,每学期举办一次青年教师全英文授课比赛、组织青年医生和护士参加国际病例讨论等形式在学科系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鼓励青年教师加强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

在近期举办的一期中国新生儿协作网线上国际病例讨论会上,儿科青年医生姚紫荆和史芳芳副护士长全英文汇报我院成功救治的新生儿先天性膈疝、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病例,她们流利的发音和表达获得了外籍专家的赞扬。

全英文临床交班制度:在儿科病房的晨光中,实习医生的英文交班格外引人注目,值班实习医生以英文汇报病情、分析诊疗方案,上级医生进行了纠正和补充,正是儿科教学团队创新实践的缩影。用全英文进行交班对于以中文为母语的我国医学生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顺利完成英文交班,实习医生需要克服语言障碍,加强医学专业英语学习。一位实习医生坦言:“起初紧张到冒汗,但通过反复练习口语,能够流利的说出专业词汇,无障碍的表达,非常有成就感”。通过英文交班,实习医生不仅锻炼了医学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更能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国际诊疗指南与临床思维,为参与国际会议、跨国交流打下坚实基础。儿科这一坚持多年又极具特色的“双语交班”模式已成为临床实践教学的一大特色。

在儿科这片需要极致耐心与专业精神的领域,医学传承与国际视野交融,孕育着新时代国际化医生的成长。双语交班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医学的严谨与人文的温度,本土的经验与国际的智慧!

师生感言:

儿科曹禺教师:实习生英文晨交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更促进了临床思维、国际视野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综合发展;同时教师可及时纠正学生的中英文表达错误,形成“实践-反馈”闭环这种教学模式。尤其适合儿科这一需要高度沟通技巧(如儿童心理安抚、家长教育)的学科,为培养适应全球化医疗环境的儿科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

儿科刘丽教师:英文晨交班,学生书写完毕后需要上级医师进行修改,在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英文水平,教学相长,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留学生实践教学。

2021级五年制基础医学黄会紫:作为实习医生,参与中英文教学与交班,我收获颇丰。每天的交班不仅是病情的传递,更是一次对于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双重锻炼。在英文交班时,我必须精准地用英文描述病情、分析诊断思路,这极大提升了我的英语表达能力,也让我对医学术语的理解更加深刻。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让我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更早与国际前沿医学理念接轨,从而更加自如地应对多元化的医疗环境,同时显著提升了我与国际同行沟通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的国际交流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9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洪艺婕:在参与科室中英文双语交班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科室对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视。每日双语交班不仅帮助我们巩固了专业知识,也帮助我们在真实的医疗场景中提升了医学英语应用能力,让我们在掌握扎实临床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步建立国际诊疗视野。未来我将努力成长为一名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医者!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英文是学术交流与前沿技术共享的核心工具。“一带一路”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师和学生医学英语学习和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国际视野等措施,我们可以为“一带一路”国家输送更多高质量国际化医学人才。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