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万物收藏,人体的阳气也渐渐收敛。对于肝病患者而言,这是一个需要格外重视的时节。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息息相关。冬季的“藏”,正是为了给来年春天肝气的“生发”积蓄能量。

那么,在这个进补与闭藏的季节,我们的肝脏最需要什么呢?作为您的肝病科护士,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立冬后的养肝护肝那些事。
一、 冬季,为何肝脏更易“拉响警报”?
1. 代谢负担加重:冬季人们倾向于摄入更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来御寒,这无疑加重了肝脏的代谢负担,对于脂肪肝或肝硬化患者尤为不利。
2. 病毒感染高发:冬季是感冒、流感的高发期,普通人一场感冒可能没事,但肝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一次感染就可能引起肝功能波动,甚至诱发严重并发症。
3. 血管收缩,门脉压力增高: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可能会增加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的压力,提升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4. 情绪“感冒”:冬季日照减少,容易引人情绪低落,中医讲“怒伤肝”,抑郁、烦躁的情绪同样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二、 立冬养肝“四部曲”
第一部:饮食有节——会“补”不如会“养”


· 优质蛋白是基石:适量摄入鱼肉、虾、鸡胸肉、豆腐、鸡蛋等优质蛋白,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切记是“适量”,过量同样会增加负担。
· 新鲜蔬果不能少:西兰花、菠菜、胡萝卜、苹果、橙子等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是肝脏的“解毒助手”。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 远离“伤肝”饮食:
· 油腻、油炸食物:直接加重脂肪肝。
· 辛辣刺激食物:可能诱发消化道出血。
· 绝对禁酒:酒精是肝脏的“头号杀手”,无论啤酒、白酒、红酒,肝病患者必须滴酒不沾。
· 慎用“补品”:切勿自行服用来源不明或成分复杂的中草药、保健品,以免引起药物性肝损伤。进补请务必咨询医生。
第二部:起居有常——藏好阳气,保障睡眠

· 早睡晚起,顺应天时:《黄帝内经》教导我们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夜间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间,此时进入深度睡眠,就等于给肝脏做了最好的“按摩”和修复。
· 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及时添加衣物,特别注意腹部和足部保暖。勤洗手,多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请遵医嘱)。
第三部:运动有度——不宜大汗,贵在坚持

· 冬季运动应选择动作舒缓、强度适中的项目,如太极拳、散步、慢跑、瑜伽等。
· 以身体微微发热、不出大汗为宜。大汗淋漓会使阳气外泄,违背冬“藏”的原则。
· 坚持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脂肪肝。
第四部:情志畅达——给肝脏一个“暖冬”

· 学会调节情绪,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多晒太阳。
· 可以培养一些安静的爱好,如听音乐、阅读、书法等,让心境保持平和舒畅。
· 遇到烦心事,试试深呼吸,告诉自己“没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三、 特别提醒:肝病患者的冬季“警戒线”
如果您是慢性乙肝、丙肝、肝硬化等患者,请务必牢记以下“危险信号”,一旦出现,请立即就医:

· 乏力加重:休息后无法缓解的极度疲劳。
· 黄疸出现:眼睛、皮肤突然变黄,小便颜色如浓茶。
· 出血倾向:牙龈频繁出血、鼻衄、皮肤出现瘀斑。
· 腹胀、腹围增加:可能预示着腹水的产生或加重。
· 意识改变:如性格突变、行为异常、胡言乱语、嗜睡等,这可能是肝性脑病的前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遵医嘱,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冬季病情易波动,千万不要因为感觉“良好”就擅自停药或推迟复查。规律的随访和监测,是控制病情、平稳过冬的“定海神针”。
结语:
冬藏,是为了春生。在这个积蓄能量的季节,愿我们每一位肝友都能悉心呵护好自己的“小心肝”,用科学的方法、平和的心态,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染科全体医护人员,始终是您健康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