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正深刻重塑着临床诊疗与科研探索的格局。为推动医学影像领域的国际前沿交流,深化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协同发展的理念,我院医学影像科及陕西省计算影像医学智能工程研究中心有幸于2025年9月15日迎来国际放射学界的权威专家——德国柏林夏里特大学医学院高级教授、国际顶级放射学期刊《European Radiology》总编辑 Bernd Karl-Heinz Dieter Hamm 教授。
Hamm教授是国际放射学界权威领军者,曾历任欧洲放射学会(ESR)董事会主席、ESR主席、欧洲放射学大会(ECR)主席、北美放射学会(RSNA)欧洲选区委员会主席、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ESUR)主席等。作为深耕放射学领域数十年的顶尖学者,Hamm教授深耕领域数十载,发表原创论文逾千篇,其“技术创新与临床落地共生”的学术理念,与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要求的“医教研产政深度融合”目标高度契合,此次访问旨在促进国际医学影像技术交流,共同探索临床与科研新突破。
Hamm 教授一行实地考察了医学影像科的前沿设备,包括5T磁共振成像系统、低剂量 CT 诊断平台等前沿设备的临床应用场景,仔细询问了设备运行效率与技术创新成果,表示上述技术优化既保障了诊断精准度,又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在临床转化层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陕西省计算影像医学智能工程研究中心,他详细了解了中心的运行模式与研究方向,在随后的交流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低剂量 CT、脑发育、脑瘫经颅磁刺激、AI 辅助诊断、2025年RSNA中稿等临床及科研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Hamm教授分享了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同时对国内团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
此次国际交流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深度碰撞,更在全球医学影像发展格局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作为《European Radiology》总编辑,Hamm的认可既彰显了交大一附院医学影像科的国际学术地位,更搭建起中欧影像学科对话的常态化桥梁,推动人才双向交流培养。这种“技术共享、成果共研、人才共育”的合作模式,打破了地域与学科壁垒,为构建全球医学影像创新共同体注入了新动能。医学影像科杨健主任表示,Hamm教授的到访是中欧医学交流的重要里程碑。未来科室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不仅要将国际前沿技术引入临床,更要推动中国影像技术成果走向世界舞台,为解决全球医学影像领域的共性难题贡献 “中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