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聚焦宫颈健康前沿,共绘医防融合新蓝图——第十六次中国优生科学大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分论坛成功在西安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16   文章来源:妇产科    作者:杨婷   责任编辑:   (点击:)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备受瞩目的第十六次全国优生科学大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论坛于2025年9月14日在古城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次分论坛由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主办,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于宫颈病理学会承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办,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宫颈疾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及临床工作者齐聚一堂,从疫苗接种预防指南更新解读、宫颈疾病病理分类更新、筛查技术选择到临床病例多学科协作诊疗实践进行深度研讨,全方位、多层次剖析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的前沿动态,为临床实践与学术研究带来一场知识盛宴,为宫颈疾病防治事业的发展凝聚智慧、擘画新篇。

开幕式:

本次论坛由会议举办驻地的SNSCCP主委、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筱凤教授主持开幕式,杨教授首先代表论坛组委会向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中国CSCCP在魏丽惠主委的开创和引领下,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会经过十余年的深耕奋斗,不仅为宫颈癌防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培养了一批从事宫颈病变的专业队伍。近年来我国HPV疫苗接种、筛查技术、宫颈癌前病变治疗等方面不断涌现新成果、新突破。本次论坛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前沿知识的共享与碰撞,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我国宫颈疾病防治的整体水平,希望各位学员于专家学者在论坛中充分交流、深入探讨,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的动力,共同为守护女性宫颈健康、降低宫颈疾病负担而不懈努力。开幕式简洁而隆重,迅速将现场氛围带入学术交流的热潮,论坛正式进入学术报告环节。

专题讲座:

CSCCP主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最新的2025版《中国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指南》解读,详细阐述了指南更新的四大核心亮点:1、使用WHO的标准评价和更新国内现有HPV疫苗有效性数据,明确保护效力是 HPV疫苗有效性的“金标准”;2、针对高风险/特殊人群更新推荐建议,3:明晰了重点接种人群和推荐意见,基于循证,提出9-26岁女性为接种HPV疫苗优先推荐,重点为9-14岁女孩;4:首次提出男女共防,强调高/低危型HPV相关疾病负担均应重视,聚焦女性同时关注男性,倡导男女共防。强调高危型HPV相关疾病负担,同时关注低危型HPV相关疾病负担。魏教授强调,2025版指南的落地,有助于推进一级预防,践行三级防控,促进医防融合,助力加速消除子宫颈癌。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张静教授从病理医生的角度做了《宫颈上皮性肿瘤WHO分类更新及临床意义》报告,张教授就最新WHO宫颈疾病和宫颈癌分类更新,从疾病进展的病理角度讲解了术语体系革新的理论依据,将传统“CIN分级”调整为“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新分层历史沿革;新增“p16免疫组化+Ki-67增殖指数”联合检测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临床决策影响,针对低级别、高级别病变分别提出“主动监测”“积极干预”的差异化管理策略;并对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分子遗传学、临床意义及预后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HPV相关腺癌和非相关腺癌不同的病理特性、Silva浸润方式的分类,罕见病理类型新系统的临床意义和她们团队的工作经验和成果。张教授直观展示了新理念新分类在鉴别诊断中的优势,不同病理学分类与临床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大量的经验,现场反响热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筱凤教授在《宫颈癌筛查中HPV检测方法选择》中,详细介绍了宫颈癌筛查“三阶梯”策略,强调了宫颈癌HPV初筛的重要性。通过展示不同研究团队关于HPV感染的研究现状和结果,提出以HPV检测为初筛的宫颈癌筛查覆盖率逐年提高,是消除宫颈癌加速行动中的重要策略;HPV阳性女性精准分流取决于病毒的种类、联合细胞学检查的结果;宫颈癌筛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而不是要清除HPV感染;对HPV阳性患者报告的正确解读和处理分流,平衡宫颈癌筛查中的风险和获益,使得高危人群获得精准治疗。杨教授特别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是否可在HPV分型基础上引入“病毒载量”的检测能否进一步实现宫颈癌的精准筛查,利于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的提高,减少过度“阴道镜转诊”,旨在让每一份检测资源都发挥最大效能。

在阴道镜-病理面对面病历讨论:

在“阴道镜-病理面对面” 的环节,三位代表病理医生、阴道镜医生、临床医生的点评嘉宾分别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侯惠莲教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刘朝阳教授、西安市中心医院李冰琳教授点评了三位年轻医生带来的临床病例,第一位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淡新倬医生汇报的“绝经后女性HPV16持续感染,但阴道镜未见异常,锥切病理为腺癌”病例,通过细致随访,不放过任何可疑问题,在阴道镜始终未见异常的情况下进行B超和盆腔MRI检查,最终发现异常表现,明确了腺癌诊断。刘朝阳、李冰琳、侯惠莲三位教授从诊疗规范、绝经后女性宫颈筛查难点、宫颈腺癌筛查难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点评,提出绝经后妇女可能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上皮萎缩,进而导致阴道镜检查定位不准,结果出现假阴性,这对临床医生的精准取样提出了高要求,并指出在对病理结果进行解读时,除了关注常见的鳞状上皮病变,对腺上皮病变也要保持警惕。

第二例病例是由西安市中心医院王晓娟副主任医师汇报的“一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带来的思考“,通过聚焦宫颈高危HPV持续性感染,宫颈三次LEEP术后仍为宫颈管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建议行子宫切除术,但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要求继续随访的中年女性患者,提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结合其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李冰琳、李静然、杨筱凤三位教授指出在患者诊断明确,且未来存在病变可能的中年女性,可完善其他检查,提供更多的阳性结果,尽量积极干预,做到对患者认真负责。

第三位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丽主治医师带来了“一例VaIN治疗过程分享与思考“的精彩汇报。一位全子宫切除术后8月,HPV56阳性,阴道镜检查+残端活检病理诊断为VaIN2的患者,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律CO2激光治疗后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三位点评嘉宾从多个角度展开犀利点评,对VaIN的治疗进行了较细致的讲解,现场互动气氛持续升温,专家与参会者围绕病例诊断细节、治疗方案选择等展开深入探讨,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迸发,为临床复杂病例的处理提供了多元思路。

CSCCP秘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明珠教授在《男女共防,共筑健康防线》的讲座中,指出男性和女性均可能感染HPV,需共同关注,伴侣间感染的HPV高危型别存在一致性,需重视伴侣共防;HPV感染是男女共同面对的健康挑战,除了关注女性HPV感染,男性的HPV相关疾病负担应当受到重视;接种HPV疫苗可以帮助守护健康防线,性别中立疫苗接种计划(GNV)可同时降低男性和女性的HPV相关疾病负担,国内外权威机构推荐男女共同接种,临床医生的推荐是促进男性接种的重要因素。李教授的分享向我们展示了男性HPV感染的危害性,号召大家推荐男性接种HPV疫苗,已达到男女共防,共筑健康防线的目标。

CSCCP科普大赛

论坛最后由CSCCP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静然教授公布“宫颈癌防治科普大赛”开展实施环节和遴选获胜名单,CSCCP非常重注高质量科普工作,学会主导的赋能教育专设科普培训,宫颈癌防治科普培训累计举办10场次,培训覆盖1200余位医生,基于健康科普理论与临床科普实践经验的双轨赋能全面提升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传播效能,并且推动宫颈癌防治科普规范落地,CSCCP宫颈癌防治科普大赛参与人数众多,该大赛历时4个月,共有213个作品参加,创作科普作品累计触达受众超538万人次,主话题曝光超122万,博文曝光超369万,科普工作再创佳境,并由魏丽惠教授、李明珠教授、杨筱凤教授为两位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魏丽惠教授强调了临床医生除了日常的临床工作外,还要坚持做科普,尤其是做正确的、接地气的科普,希望通过科普比赛活动将宫颈癌防治做到更好。这一环节除了展示了精选的部分获奖作品外,优秀作品获得者也发布了获奖感言,均表达自己会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坚持做科普,做好的科普,希望以HPV科普为明灯照亮每一位需要的人!

最后由分论坛主席魏丽惠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首先对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达了由衷的喜悦与欣慰。会议的圆满成功离不开众多关键力量的鼎力支持。感谢杨筱凤教授为会议的筹备与组织提供的全方位指导与保障;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心准备;感谢三位年轻医师带来的各具特色的病例分享;感谢所有来到现场学习的朋友们;感谢会务组全体工作人员及所有为本次会议付出努力的人员!

本次论坛以“学术引领、科普赋能”为核心理念,通过权威解读、技术剖析、病例碰撞与理念创新,全方位推动了宫颈疾病防治领域的进步,为守护女性健康、共筑生命防线贡献了坚实的学术力量。

主持人风采展示: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